今天故事的主角依然是以前那个让很多老师头疼、很多同学不喜欢的炜兴同学,因为他今天又“闯祸”了!
事情的过程其实也很简单:今天下午趁着天气稍微好点,没有下雨,带着孩子们到荷花池看油菜花。同学们玩的很开心,在大自然中尽情释放,有图为证!
结果,孩子们在攻占最后一个目标的时候,我在后面防止有人掉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阵哭声传来,我赶紧过去看,其他同学看我过来,一个个争先恐后跟我报告“赖炜兴把新来的同学给推进水里了”!我制止了同学们的议论,也没有批评赖炜兴,只是安慰新同学,告诉他不要紧,一起回去把鞋子和裤子换了就好了,并跟他陈诺我肯定会帮你问清楚原因的。这样,暂时安抚了新同学。
赖炜兴在一旁看着也没什么反应,跟没发生什么一样,我冷静了想了自己将要处理这个问题的思路——反正也没什么大事,回头慢慢问问。还有,当时我觉得炜兴可能是因为今天突然离开父母,心里面有怨气、有不开心,于是就找了个机会发泄一下了,如果是这样,我就不能太批评他了。就这样,我“冷”处理了这件事。
但已经承诺了新同学,就一定要搞清楚原因。所以,吃过晚饭来到教室,让其他同学到外面,我和炜兴单独在教室里面。
我直接问他你为什么把人家推水里?他低着头说不知道……看得出,他还是有点紧张的。我说,你不要紧张,我只是想知道你当时是怎么样的,不可能看到人家在水边尿尿就直接上去把人家推水里了。再追问你到底是不是故意的。他又不说话了。因为之前跟他“较量”过几次,只要不严肃地跟他强调后果,他是不会说“实话”的。所以,我再跟他强调,不管是不是故意的,都要说实话,要诚实,把自己当时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如果说谎话,我会去问别人的,被我问出来那后果你是知道的。反复跟他说要诚实,不然会有更坏的结果等着他,而且所有他说的话我一定会向其他人证实清楚的,所以,没有任何钻空子的余地。最后,他感觉没有办法了,一定要说了,而且不能说假话,就告诉我,他不喜欢那个新同学。我追问人家才刚来,你和他才认识半天,你怎么就不喜欢人家了。他说就是不喜欢。我问他是不是他惹你不开心了,他说没有。那你下午有没有心情不好,也说没有,说就是不喜欢。我问你不喜欢人家什么呀,回答说不喜欢他不讲卫生。我问他怎么不讲卫生了?你看到他乱扔垃圾了?还是别的。答尿尿应该去厕所!到这里我才搞清楚了他原来是觉得新同学在荷花池尿尿不讲卫生,是不好的习惯,所以他就用了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结果上看,是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但是,我们仔细去体会他的动机,体会他的思维和内心,我们就会发现炜兴内心有着清晰的是非判断标准,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是之前的生活环境让他习惯了一上来就“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大多数的“别人”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最普遍的反正就是“劝说”“向老师报告”,炜兴只是采用了自己独特的“动手”这样一个方式,从动机的角度,从本质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动手”和“劝说”等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只不过这种在一般人看起来有点极端、有点“后果严重而已”。所以,只要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跟他讲清楚发现问题时不是上来就要“动手”解决的,还可以通过提醒的方式,通过“动脑”“有礼貌”地去解决,并告诉他直接动手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相信再经过几次类似的过程,扭转了他直接“动手”的思维和习惯,炜兴取得大的进步一定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种行为背后包含着复杂的动机和心理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以糟糕的结果直接去否定和批评指责孩子,而要去发现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思维过程。很多时候,他们都是由于经验不足或者是之前的惯性是他们处理问题显得极端和不可理解,但深究下去,可能动机还是好的,心还是好的。直接的否定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委屈感和不安感!为人师者,当慎之又慎!以此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