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喝茶闲聊时曾感慨,生而为人可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由动物到人,不是基因里带来的、生就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所以每个新生儿,为避免“误入歧途”,在降临人世时都该获得一份“人类说明书”,循序而学,方能成人。
关于人,首先要知道的是——人是意识动物。听起来很唯心主义,可不管是唯心还是唯物不都在意识的管辖范围之内吗?这世间又有什么是在意识范围之外的呢?
在人的生活中,意识是永不缺席的存在,就像浩瀚宇宙中无处不在的空间,现前皆是。
每天,我们每个人都各自带着这个自我中心的意识小宇宙在世间游走。在小宇宙里,个人意志是绝对的权威,自我是至高无上的君主,但对别的小宇宙来说,这关我毛事,因为每个小宇宙都有属于自己的真理。因而,人世的是非善恶变得扑朔迷离,谁也给不出永远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人存在的基本状态。
人拥有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应器官,它们就像意识这个黑暗城堡的一个个小小的窗口,联接着物质世界和这个无所不在又遍寻不到的意识空间。人通过采集城堡外传来的信息而做出反应,并将反应和其结果一一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人的意识城堡中建立起了纵横交错、数不清的反应模式的网络。现今世界那么多的抑郁、焦虑,其致病的根源就藏身在这重重叠叠的网中。
这个反应模式有另一个名字叫习惯,还可以称作“业”(佛教用语)。
于是在人是意识动物的框架之下,还可以进一步说“人是习惯的动物”。
有心理疾病的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毛病——思虑过多。殊不知,我们的每一次思虑都在刺激-反应的网络上重重地加了一笔。学习、工作时思考,的确会对我们有利,但反复咀嚼过往的伤痛和担忧未来只会令伤痛和焦虑不断加强。
不过,既然是习惯,就不是天生不变的,而是习得的。既能习得这样的习惯,就可能逐渐消退并形成新的模式。所谓身心健康就是随着年龄、阅历和环境的变化,调整与外界的反应模式而适应之。一旦模式僵化不变,难以适应环境,就渐渐成为了问题。
所以常言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真的,说来容易,人往往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到被虎伤了,又痛不欲生。这时就得说到“人是欲望动物”。
有言在先,当提到“人是欲望动物”时,其隐含的意思是,许多时候人非常的愚蠢。
人的所有意识、行为都受欲望的驱使,而欲望的根本来源是生存和繁衍的本能。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又来自于我们这具脆弱肉身。终于,这个遍寻不到、不可触及的意识与沉重肉身相会了。
想想,为了生存和繁衍,人类不是应该进化得更聪明、智慧吗?毕竟目标是确定无疑的啊!事实上,在物质领域,科技已经使生活条件得到巨大的改善,人的寿命延长了,地球人口暴增,怎么还说人愚蠢呢?
某视曾满大街问“你幸福吗?”
一万年前的人在不被吓傻的前提下,肯定觉得现在的物质享受完全是神的待遇,但若叫他在此待上一阵子,恐怕他宁愿回去茹毛饮血。
为什么呢?
因为在实现更好地生存和繁衍这个目标时,人把自己当成了工具。这真是个无解的怪圈。
一旦成为工具,就不再具有人的价值和需要,而只有工具的价值和需要。工具的价值是有用,好用;工具的需要是保养。那么“你幸福吗?”问的是人还是工具呢?
所以,为了实现人类的幸福,我们在不断努力的路途上,一直地,仅仅实现了工具的小确幸。难道这样还不愚蠢吗?
晴朗的早晨,树上的鸟儿冲着初升的太阳欢唱时,我能体会到那发自内心的欢愉和对生命的热爱。“不忘初心”,但愿每个人都一直地记得我们是人不是工具。
听起来没希望了一样。谁说的?怎么会?因为“人还是智慧动物”。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漫长路中,愚痴与智慧始终相伴相行。
“智慧”一词包含两重含义,通俗说,“智”是聪明才智,它将认识世界和创造活动完美结合;“慧”是在认识和创造中不迷失,不执着,站得高高的,尽量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正在进行的一切。
它能看清我们行为的模式——习惯对我们的束缚,能看清欲望如何正把我们拉向与愿望相反的方向……它脱离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审视着整个生活和世界,因此它又被叫作觉知。
我们生活在意识的世界里,喜怒哀乐全由自己书写,是主宰还是被奴役,你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