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成功者其实都是幸存者,但你更要向失败者学习,意识到沉默数据的存在,“让死人开口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五分钟商学院 刘润
//
备注:这是一篇关于刘润的五分钟商学院(个人篇)的读书笔记,中心思想出自此书,本人只是用个人的理解加感受转述。
01 幸存者偏见
看不见的弹痕最致命
案例
现在市面上的成功学书籍层出不穷,成功者的案例更是铺天盖地的涌向你,似乎一个不小心你就能淘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成功的打通任督二脉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
然而现实还是很残酷的,毕竟成功者只是少数,先不论这一路对方怎么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走到巅峰,但还有一部分概率是对方命中自带的属性——换句通俗的话来说,这就是命啊。你很难说某位成功的大佬就是这个领域最智慧,能力最强亦或资源背景最雄厚的;但你不得不否认的是,他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这份难能可贵的运气,才能杀出重围。
那这个时候,从失败者的经验中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你无法确定什么是一定可以成功的要素,但至少你能从失败者中学习到什么事情是你不能做的!
从100件事中去除98件不可能成功的事,剩下的那一两件就是你可以全身心投入的。
解决方案
——向失败者学习,我们需要意识到沉默数据的存在,那些数据往往更具有价值。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幸存者是怎么活下来的,而是那些不幸的人是如何死去的;
——向反对者学习,也许根据当前用户回馈信息来调整计划或产品是一个主要方向,但是换一视角,那些选择弃用的用户意见是否具备更多隐藏价值,让视角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问题;
——培养识别幸存者偏见的能力,要拥有辨别一个成功人士究竟是靠能力还是运气成功的能力,不要盲目相信对方的成功。要更全面的了解成功背后的原因,同样的事情,成功一次也许是运气,两次是运筹帷幄,三次是老谋深算,四次就是深厚的大局观和洞察力了。
02 库伯学习圈
行动—经验—规律—行动
案例
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说:
“从行动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再用规律指导行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
生病的你向老板请了个病假,老板也表示十分理解,大大方方给你放了个假。然而回到家后的你发现身体好转了很多,于是很悠闲的在家享受了一天的休闲时光。这让你感到心情非常愉悦,于是下一次你面对工作压力时,下意识的又去试探请病假,老板还是欣然同意。
长此以往,你的出勤率越来越低,稍有不顺大脑就下意识的就想请病假。这就是典型的因为:
——行动:两次请病假
——经验:老板对请病假的行为没有意见
——规律:老板比较体贴员工,不会计较
——行为:一有不顺就申请病假
这就是典型的结果导致前因(老板不在意,所以一直请假),所以这个时候改变前提才能改变这个行为——老板设置应对出勤的赏罚机制。
解决方案
——行动归纳出经验,经验又分为个人直接经验和他人间接经验;我们没办法化作千万分身去经历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打开我们的圈子,和有经验的人沟通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系统;
——从经验总结出规律,这中间需要通过反思和验证;首先反思那些成功定律是经验之谈还是实在的规律,期间是否有任何逻辑缺陷或漏洞,然后总结出一个更加接近规律的结论。反思过后就是验证,是否有真实案例或数据去支撑这个规律;
——用规律指导行动,既然已经总结出了一个实用性高的规律,那就要更快的行动起来去运用它。然后重复行动—经验—规律—行动这个学习过程。
03 知识,技能和态度
知识可以轻易学习,技能却需要反复练习
案例
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它是确定的,不需要你再通过自己去反复验证其真实性;就好比你为了高考所学习的天文地理,数理化学;仅仅通过记忆,你都能将它们吸收进脑海里;
什么是技能?
技能就是那些你以为你了解,但如果没有实践经验反复练习,你永远都无法真正了解的事情;比如游泳和骑自行车,你没办法只靠知道它们的原理,不去练习就想掌握这两项技能一样;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你看待这个世界所佩戴的有色眼镜,它由你的心境反应。你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还是浑浊的?你觉得人际关系是用来用心维系还是利益往来的?态度是最难学习的东西,跟你的心性修为有关;
解决方案
——不要把知道当技能学,生活中有许多人只相信自己的经验,并为此不断去验证前人的理论体系,而试图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经验说;其实很多时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类才能进步更快;
——不要把技能当知识学,理论学习者喜欢通过购买各种书籍来学习一些实战技能,如沟通技巧,谈判技巧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04 快速学习
如何用20小时快速学习
案例
前段时间我应聘了猎头的岗位,这个岗位的需求需要你在短时间内快速的了解一个行业的大概框架,业务类型甚至一些技术指标;那对于一个完全门外汉的我们来说该怎么做呢?
解决方案
——大量泛读:(收集资料—浏览目录和自序—快速阅读核心观点—回顾记录)
比如学习“互联网运营”相关知识,可以去百度知乎豆瓣等平台搜素相关书籍,挑选必读的前3本;再根据相关推荐选择3本,最后再选择2本销量也许不够畅销,但整体更系统性的书籍;
拿到8本书后,5分钟看目录,5分钟看自序;它们的重要性在于作者给你提供了全文清晰的一个逻辑线,以及文章的背景和要解决的矛盾点所在;让你在阅读之前就有一个宏观的思维框架;
15分钟泛读,省略掉大量案例故事和证明;直奔每章核心重点观点,标注模型和公式;
最后用5分钟进行回顾,记录下自己的疑点,问题和想法;
找一个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高强度的阅读流程,以保证各环节之间的流畅性和效率;
——2.建立模型:
好好睡一觉,让知识自由在大脑中碰撞,连接,融合;
第二天早上用最清醒的时间来建立模型;
用一张白纸,先标注上核心观点,概念和公式;然后再来建立,修正他们之间的关联,逐渐形成系统模型;
——3. 请教专家,当拥有了全局观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向相关专家请教针对性的问题和疑虑;
——4. 理解复述,当你脑海中已经拥有一个清晰的行业框架时,为了更好的记忆和消化知识,你需要用你的理解去讲这个模型讲给他人听;
当你发现有些地方讲着讲着自己也讲不明白了,或者你讲的内容对方无法理解明白,那也许就是你知识的薄弱点;记录下来再去重新理解,再复述,如此重复;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