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精力总是难以集中,身体也有一些病痛,和无力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想集中精力把一些书读完,稍微被打断,便难以继续读下去;想专心把自己所思所想整理一下写下来,临动笔时头脑中“空空如也”… …,做点什么呢?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胡乱想着,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久;每天这样的场景不止一两次的出现,就像滑进了沼泽地,慢慢的沉下去,却又没有东西可以抓,心底升起阵阵恐惧。
由于疫情的影响,帮助一个好朋友公司处理“善后”工作——公司由于疫情影响,难以为“继”,每天面临较大压力,每一个电话都需要“随机应变”来处理,非常耗费精力;自己身体也一直受一些病痛的困扰,跑步训练也时断时续,不成系统的训练,深受其苦;这些因素导致人日渐沮丧下去,觉得生活无意义;从哪里开始拯救“无处安放”的灵魂?
就像上海“复工”,却又不许餐饮“堂食”,这是哪门子的“复工”?
总想探究生活本身的意义在哪里?不可能是一餐饭,一杯水,虽然这些必不可少,仅仅算是工具和形式吧,生活的意义存在于其间,这些是意义的对象,是意义的延续载体,是对生活的确认。
阳明先生教世间人“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便是最大的修行,“心头若无烦恼事,便是人间好时节”,生活,过程波澜壮阔,但是回归到本质,仍旧是一日三餐和睡眠,必不可少,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必不可少的吃饭和睡觉始终如一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无论面对困难,磨难,甚至某些惊险时刻,如果他都能顺利的应对,一一的化解,呈现美感和幸福感,有时候运用一些精细化的流程,那么生活的意义必然凸显和升华了,会被生活本身提炼和流传下来。
有时候,你对一种生活方式或一个人太熟悉了,下意识的“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时候要想方设法“忘记”当前,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和人置于“足以阐明真理”的距离,这样才是清醒的观照,便于发现那些被忽视的,仿佛这样可以偿还一切!
“如今才明白,时间不等人,韶华易逝
我的愿望是能够平静的聚焦一件事
心无旁骛,不受干扰”
生活会同时展现多彩的画卷,有远山近水,有花鸟虫鱼,有沟壑纵横,有暴风骤雨,时间究竟如何分配,如何选择,每个人对生活的展望都不一样,规划也不一样(更不要说有多少人根本没有规划),但是都以劳心烦神为纽带,最终到达生命的尽头。
无须职责和批判别人的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都会按照上帝的指引在生活。我见过不止一个人,一直在生活的路上努力的奔跑,用力过猛,倒在前进的路上;我也领教过飞扬跋扈一生趾高气扬的生活的人,至今仍在上帝的庇护下,气呼呼的活着,虽然已经老态龙钟;树木花草,生在哪里,就长在哪里,一生不曾挪动一步,风雨兼程,彼此守望花开花落;有一种水草,为了授粉,趁着流水,花冠的枝叶挣脱母体,顺水而流,找到“心仪对象”完成使命。
神圣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