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通鉴‖燕太子丹归国(前232)

秦纪0186 

原文:

十五年(己巳、前232)

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王善。王即位,丹为质于秦,王不礼焉。丹怒,亡归。


解读:

公元前232年,在秦国当人质的燕国太子丹逃回了燕国。早年,太子丹曾在赵国当人质,与同样生活在赵国邯郸的少年嬴政建立了友谊。十多年后,嬴政成为秦王,太子丹又被派往秦国当人质。然而,此时的秦王嬴政不顾念往昔情谊,对太子丹态度轻慢无礼。太子丹心中怨恨,于是私自逃离秦国,回到了燕国。

关于太子丹如何回国,东汉王充在《论衡·感虚篇》里记载了一个奇异的传说:太子丹在秦国朝见时被扣押,无法回国。他向秦王请求放行,秦王不仅扣留他,还立下誓言,提出苛刻条件:“除非太阳再次升到天空正中,天上降下粮食,乌鸦的头变白,马长出角,厨房门上的木雕大象长出肉脚,才允许你回去。”就在这时候,天地间显现了异象:太阳真的再次当空照耀,天上降下粟米,乌鸦的头变成了白色,马长出了角,厨房门上的木雕大象也长出了肉脚。秦王看到这些,认为太子丹有神灵护佑,就放他回国了。这个传说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正失篇》中也有记录。

此外,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提到:“世间流传的荆轲故事里,每当说起太子丹的命运,总会提到天降粟米、马生角这些奇异之事。”

综合这些记载可见,历史文献不仅保存了太子丹逃亡这一史实,同时收录了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这种虚实结合的记述方式,既体现了早期史家记录奇异现象的传统,也反映了民间对忠义人物的情感寄托,使太子丹归国这一事件在文献传承中展现出多层次的样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