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平凡的人生!

我是“上辈子组团炸过宇宙”的80后的一员,是“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的中等生家长,是曾经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也终逃不过泯然众矣的“仲永”......

我在应该学习的年纪考上了重点,在学历吃香的时代拿到了硕士证,在该结婚的年纪相夫教子,在预支消费的浪潮下贷款买了房,每一步都是应该的剧本,却少了年少时憧憬的“仗剑走天涯”豪情壮志......

当我们凝望未来,一个愈发清晰的事实浮现: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终将度过平凡的一生。 这并非消极,而是社会构成的必然。从宏大的政策视角看,一个健康运转的共同体,需要的从来不是清一色的“高知”塔尖,而是多层次、多样化、扎根于不同土壤的人才生态。

那么,在这“平凡”成为普遍预期的时代,我们培养孩子的标尺,究竟该指向何方?是名校录取通知书上那金光闪闪的校徽?还是简历上令人炫目的技能列表?或许,我们该调转目光,看向那些真正能支撑一个生命,在任何境遇下都能站稳脚跟、活出韧性、感受幸福的核心力量!

强健的体魄,是应对生活风浪最原始也最可靠的能量包。它不是奥运冠军的专属,而是让孩子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有资本享受生活、抵御疾病的基础。跑得动、跳得高、睡得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功。

自信且乐观,自信,是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的人和物,包括朋友、爱人和目前所能力不及的外物,想要就去争取,不因外界的褒贬而轻易崩塌;乐观,是在风雨中看到微光,保有对未来的希望感;接纳失败,是明白跌倒乃人生常态,关键是从泥泞中爬起的勇气和智慧。一颗强健的心,能消化挫折,也能盛放喜悦。

选择的自由,是不用被动地被生活或他人推着走,而是拥有清晰认知自我、分析环境、做出决策并承担后果的能力。这需要独立思考的空间,需要尝试(哪怕是犯错)的机会。拥有选择权,不是够不到我就不要了,而是为了想要的生活去拼搏努力,放弃暂时的享乐,追求心中的灯塔,而这灯塔不必要非得是成为有钱人、考上好大学,成为人上人......

坚韧的品格,是面对困难时那股“再试试”的劲头,是身处低谷时依然能积蓄力量的耐力。它让孩子明白,终点固然重要,但穿越荆棘、永不言弃的过程本身,就在塑造着生命的厚度与尊严。

这并非否定知识的价值、努力的意义。相反,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是孩子未来选择的工具和底气。但工具之上,驾驭工具的人——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独立——才是根本。

当我们放下那把用单一“成功学”刻度打造的焦虑之尺,转而用心培育孩子内在的“生命力”——让他们身体强健如树,心灵明亮如灯,拥有选择的智慧和跌倒爬起的勇气——我们才真正为他们装备好了面对任何未来的行囊。让孩子成为一棵能经历风雨的树,而不是一株只能在温室争奇斗艳却经不起摔打的花。 这,或许才是这个时代,我们最该赋予孩子的“盔甲”与“灯塔”。

“当孩子有追求的勇气、有健康的心态、有悦纳自己的智慧,就会以自己的方式趋向幸福: 这也是99%的人要过的,平凡而丰富的人生。” 这段话是我抄的,但也正是我所希望的,希望我的宝贝儿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趋向幸福!

同样,也把这段话送给现在的我,和孩子一起,过平凡而丰富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