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祖江
从2009年开始接触和使用思维导图,走过这些年,看过思维导图的低谷,也感受到了现在思维导图的热潮。这件工具之所以能够50多年屹立不倒,并且还衍生出了一系列电子软件、电影、图书以及教育培训产业等等,就一定是因为它迎合了大部分人的某种心理。
一、不断发散?聚焦才能更好的发散!
按道理来说,一件学习工具,是很难被人们这样追捧的,不是吗?无论软件绘制,还是手绘,画思维导图都不轻松。
回顾我喜欢上思维导图的过程,除了和当年遇到的态度极好的老师有关,再就是我喜欢画画,喜欢思考,热爱阅读和记笔记。
更本质是,这件工具正如发明人托尼·博赞所说,是符合人的自然思考过程的,人的自然思考就是先不断发散的,理性思考都是第二步了。可是战略家们一次次告诉我们,战略常常是违背直觉的,战略在于聚焦。
身边有很多思维导图高手,他们能画好思维导图,的确也是因为更善于聚焦,比如将彩色铅笔、马克笔、缠绕等画法,或者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教育培训方面,练习到极致。
我也看过很多不乐于聚焦的人,今天想想这,明天顾顾那,左顾右盼,最后原地打转。
如果很着急,只能说明还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但凡聚焦的人,都至少能够看清前方一定范围的路。就好像手电筒的灯光,因为聚焦,而能够照亮前进的路。
二、囫囵吐糟?学着细嚼慢咽吧!
一次和一群思维导图爱好者们交流,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一直没搞懂思维导图是什么?您能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说说吗?”当时,我的回答是:“思维导图就是一张思想的地图。就好像我们旅行需要带上一张路线图,思维导图是知识概念的地图。”
但当时我没说的是,“不要因为这张地图很时尚,很热门,而忘记了其他一些知识结构图的价值,比如对比图、流程图、数据统计图等,每一种图都有各自的用处。”
在简书上面写作有两年了,前期的写作主要是读书笔记,去年10月开始,我开始主题写作。写了20多篇,大部分都上了简书首页,然后我就深以为,思维导图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所以我就鼓动朋友们也边画边写。
直到目前,我才看清了思维导图和写作的关系。写文章讲求咬文嚼字,当我们将一句话拆成关键词,然后从关键词变为一篇文章时,也就是在炼字。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却没有很好的写作效果呢?
因为思维导图更适合拆工具类的文章,不适合拆文学艺术类的文章。文章本天成,是一个整体,拆来拆去,最后很多时候,我们忘了,拆是为了不拆,是为了更好的吸收完整的知识,而非陷于工具实用主义,碎片化学习。
读到一些思想性很强,语言质量很高的语句,本来可以摘抄完整句子,体会整段精髓,结果,拆来拆去,把原作者的思想结晶打得七零八落,灵气全无。这就是痴迷于思维导图的很多人,学不到精髓,写不出好文章的原因——过分关注工具和视觉,轻视文学内涵和艺术精神。囫囵吞枣,可以学点表皮;细嚼慢咽,才能领会关键。
三、画图而已?路还得自己走!
这两年画思维导图越多,越深刻的认识到,思维导图对于懒惰的人是空气,对于勤奋的人是面具。
就拿行动派来说,在09年左右我就开始关注这个团队,因为当时行动派和世界记忆大师走得很近。这些年过去了,行动派越办越好,彭小六也加入了行动派,并且鼓励大家,给大家示范画思维导图。
但是再强大的组织也挽救不了一个自甘懒惰的人。这点我深以为然。曾经我就是一个行动上的矮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且因此落后还不自知,直到第一年高考失利,直到大学被一群高质量的勤奋者虐到没有脾气。直到我一遍又一遍发问:“技能如何才能精进?”得到得最多,也是最简单、深刻的道理就是勤奋。
所以后来,我主动付费学习太极拳,练习记忆法,每天做俯卧撑,每晚和孩子一起玩耍等等。只要是动手的活,都是最需要意志力的,我都乐意去做。也因此,对生活的感受更多,思想更深刻了。
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技能,不勤奋,你就对它不会有半点感觉,更别提因此受益和看清真相了。
那为什么很多人画了很多思维导图,最后还是老样子呢?因为画思维导图会给人一种思考的假象,产生很强的安慰剂效应,就好像相信“家里放了一只招财猫,就会发财”一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会认为,“画思维导图就能够让人思想深刻”呢?
明明思想和行动是一对最大的矛盾。而且很多时候,画思维导图反而让我们接触真实生活,体验别样人生的机会更少了。因此,可以用地图指引道路,但是路还得自己走。
四、止于战术?探究高效学习的奥秘!
可以说,思维导图能够流行,就是因为,画思维导图本来就是低品质勤奋——用看起来的努力,掩饰自学能力的不足。
因为无论某一个工具再牛逼,任何单一的惯性的学习模式,都会造成低品质的勤奋。这就好像,能够自主行走和奔跑,为何还要杵一根拐杖走路?能够自由飞翔,为何还非要坐飞机?提升思维质量也是,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为高效学习分为五步:行动、观察、阅读、交流和思考。
无论从哪一个环节看,靠画思维导图提升思维,都有很大局限性。如果没有认真生活,哪来的思维养料;如果不看相关的书籍——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连基本的思维常识都不知;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观察,怎么可能形成思想洞见?如果不去交流,思维的火花也难以开放。
如果对行动(画图和生活)的认知,我们都有这么多误区,何谈求知和创造(陶行知: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以说,低品质的勤奋,带来的只会是低品质的知识和创新。而且,这种效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会被进一步放大——一万个普通的微信自媒体账号,也比不过一个“李叫兽”(被百度以一亿元收购了的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