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记笔记还是应付考试,思维导图都是一个能帮助你记忆的好工具,是核心的学习技巧。
因为思维导图可以挖掘大脑的无限潜能。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个帮助记忆的视觉工具,还是一个动态和有机的复习工具、记忆激发器、时间管理器。
思维导图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组成的,外加关键词和关键图像,用于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
其中每个关键词和关键图像都是记忆激发器,激发新思维,释放大脑的潜力。
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的动态形状和形式是根据脑细胞的形状和形式绘制的,目的是促使大脑快速、高效、自然的工作。
如果难以理解,你可以随便找一片叶子看看叶脉或者看看大树的树枝。这些都是自然的“思维导图”,是脑细胞的形状以及人类自身被创造和连接的方式。
二、关键词和关键图像
这里说的关键不仅仅是指重要,而是激发“记忆的关键”。
关键词是刺激大脑和追寻记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激发器。关键词是你希望记住重要事物的独特参照物。
关键词刺激的是大脑的左半球,而关键图像会同时刺激左右两个半球,调动你的各种感官。
所以,花点时间把关键词转化为关键图像是很值得的。关键图像的力量很强大,也是思维导向和博赞有机学习技巧的核心。
三、大脑的语言
虽然我们说的和写的都是句子,但大脑是多维度的。大脑不是线性思维而是整体思维,专门吸收非线性信息。
比如:图画、相片或者看到的图像和周围的环境。
大脑是把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吸收。
大脑的语言是通过你的感官在图像、颜色、关键词和思想之间创造联系。简单的说就是想象和联想。
想象和联想与整合大脑的活动有关,当你使用以下记忆法则时,想象和联想都会受到激发。
思维导图是做笔记的最佳形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主题鲜明
-改善记忆
-高效复习
因为大脑思考和记忆的方式是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里的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就是触发点,引导你朝多个方向同时思考。
就像树叶和叶脉一样向外散发,反映了大脑的活动。
四、如何制作思维导图?
准备工作
思维导图就像在纸上进行一个人的思想旅行。旅行是需要计划的,所以制作思维导图的第一步,确定你去那里:
你的目标/前景是什么?
构成你目标的次级目标和类别是什么?
这步思考很关键,因为有效的思维导图需要一个中央图像表现你的目标。第一步就是在思维导图的中央画一张图,代表你想做成的目标。
1、用图画和颜色思考
测试表明人脑对图像的记忆远远超过对文字的记忆。甚至有“一图值千字”的说法。
所以,用图像来表示思维导图的主题,是符合大脑自然记忆规律的。
中心图像最好用多种颜色,刺激感官,强化印象。
2、进行基本分类
思维导图的各个组合一定要有结构
第一步:确定基本分类概念:钩子。
在钩子上挂相关的概念。
如果你无法确定钩子,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简单问题
达成目标需要什么知识?
如果这是一本书,章节标题是什么?
我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对于最基本的7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为什么,什么,哪里,谁,如何,哪个,什么时候)
3、纸和笔
空白纸就可以。尽量用大一点的纸,方便更多的联想练习。
笔要准备多种颜色,确保书写流畅。‘
制作技巧
1、突出重点
中央图像最好3种及以上颜色。如果中央图像是词语,可以通过增加阴影、色彩和吸引人的外形,让词语更有立体感。
字号、线条和图像的大小要有变化,给人层次感。间隔要组织有序。
2、发挥联想
使用箭头连接分支。箭头可以引导眼睛运动
使用编码,比如勾号、叉号、圆圈、三角形、下划线等
3、清晰明白
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写在线条上。所有的字都用印刷体写。线条的长度与词语的长度相等。
4、突出层次
开始制作
1、确定目标后,在一张空白纸上开始自由创作。
2、中央图像代表你的目标,用色彩突出重点、创造结构、激发创造力。
3、从中央图像向外发散画一些粗线条。线条是思维导图的分支,就像粗大的树枝一样,来支撑你的思想。
分支与中央图像要牢牢连接,因为大脑和记忆是靠联想工作的。
线条弯曲更利于记忆。
4、每个分支上写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每天线上只能写一个关键词。
5、把与主题相关的次级想法绘制成二级、三级分支,以此类推。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就是一切。
每个分支选择的词语可能包括以下问题的主题:
谁,什么,哪里,为什么,题目或情形如何。
想让自己有大的变化吗?那就快快动手画一张目标思维导图吧。相信它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