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

2020年3月10日  周二  阳光明媚 美丽的临武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节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

自从有了女儿,焦虑就如闺蜜,一直伴随我左右。

怀孕初期,担心宫外孕、流产;三个月后,担心胎停;四五个月时,担心畸形;六七个月时,担心缺氧,八九个月时,担心早产……

孩子三十六周出生时,脐带脱垂,这是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一个词。事后查资料、听医生感叹,才知其凶险。

出生后,她住温室十一天;三个月后,在市儿童医院做康复训练43天。

未来她能否说话、走路的焦虑、担忧,如同身上的赘肉,那样忠诚,怎么甩都甩不掉。

为了让她追上同龄宝宝,我买了直径80cm的健身球、吊篮、给她办游泳卡,甚至还想过回老家把大铁锅拿来做“感统”训练;我还买了各种益智类玩具,故事、绘本、国学等各种书籍,她会玩的、不会玩的,能懂的、不懂的,一咕噜买了几大箱回来……

十三个月时,她终于开口说话叫“爸爸”,虽然会说的第一个字不是“妈妈”,可我还是高兴得热泪盈眶。

十四个月时,她坐在小椅子上,经过无数次的鼓励后,终于站起来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第二三四步……

感谢上苍,女儿出生时虽历经颇多周折,但如今她跟同龄宝宝一样,能跑能跳,能说能唱,活泼可爱,无忧无虑。

与我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焦虑浑然不同的,是陈先生的自信、乐观、淡定。他一直深信,孩子一切正常,只是比别人稍慢而已。

他育儿的口头禅就是“不着急,慢慢来”。

女儿头发少而枯黄,他说“不着急,慢慢来”;同龄宝宝都会唱歌了,女儿才会简单几字且吐字不清,他说“不着急,慢慢来”;女儿走路经常摔跤,他说“不着急,慢慢来”;女儿玩积木怎么也拼不成正方形时,他说“不着急,慢慢来”;新买来的自行车,不管怎么教,女儿都只能倒着踩时,他说“不着急,慢慢来”;女儿吃饭时间过长,他说“不着急,慢慢来”;女儿自己穿鞋花很长时间,他说“不着急,慢慢来”,……

我有时很恼火,什么都“慢慢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慢,是一种奢侈,慢得起么?

今年春节至今,宅家一月有余,玩玩具、讲故事、看视频、骑车车,成了多多每日生活的主要节目。

今天,无意间看到她在家飞快地骑行滑板车,拐弯、刹车、踩踏,操作自如,时不时还将左脚勾起,来个花式滑行。

不由想起去年暑假,侄女瑄瑄骑滑板车已能在公园潇洒地来回穿梭,而她只会踩一步走一步,走一步踩一步……不过,小家伙心态不错,姐姐前边滑行,她在后面奔跑,开心的笑脸跟她姐姐一样灿烂。

现在她终于能自如地操纵滑板车了。我们三人都非常兴奋,陈先生更是得意,连说:“我说的没错吧,着急没用,到该会的时候,自然就会了。”

去年九月,去给女儿买书包时,店老板得知我们选择的是县机关幼儿园时,很是诧异:“你们怎么选择机关幼儿呢?那里不教知识的。”

我也很诧异:“公立幼儿园的老师都是正规幼师毕业的,受过专业训练,怎么可能不教知识?”

她又解释:“县幼儿园不教写字的。”

我有点哭笑不得,想起前不久看到的文件,留下一句“国家本来就规定幼儿园不准教写字”就走了。

想起一个朋友的儿子,四岁读幼儿园就让其每日写字,至今,十个阿拉伯数字已足足写了两年。

女儿的老师说,幼儿园学生尤其是小班,是以保育为主,教育为辅,将知识融于游戏当中,“寓教于乐”,不要将小学知识提前到幼儿园来学习,要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这话说得真好。想起我之前给女儿买的一套国学书,包括《大学.中庸》《道德经》《增广贤文》《弟子规》《百家姓》等十二本,这些她目前绝对听不懂的,还有一些以成语、典故为主的小故事书,她也是一听就犯困。强行读给她听,大家都累,事倍功半。就先将其束之高阁,等她慢慢长大再看吧。

就如写字这事吧,幼儿园写两年的阿拉伯数字,小学后不到一星期就学会了。前两年的每日逼迫,何苦呢?

读书、写字,固然重要,但不要违背生命成长规律。童年那么短,那么珍贵,就顺其自然,让她快乐成长吧!

“有一种教育叫做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她慢慢长大。”

我们会用一辈子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静待花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