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读书笔记,只需这三步(史上最简单读书笔记套路)

001

很多人不愿写读书笔记,并非是不知道写笔记的好处,而是觉得写笔记太麻烦,所以干脆不写。

表面上看,不写省了事,比较轻松,实际这只是把困难留到了最后。

比如,这会让你读过的东西记不住,学过的东西用不上,跟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时,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是为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改变眼下的困境。

写笔记是对知识重新梳理回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所以它有用。

高手读书都会写笔记就是如此,这是你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这是最慢最笨但最有效的方法。

002

既然读书笔记这么重要,我们该记什么?

第一步:记书中的知识重点。

合上书时,问问自己,这一章讲了什么观点,什么故事?

当你能把精彩的观点,有趣的案例回忆起来,写在纸上,讲给他人听,你的学习就已经比别人更进一步。

读纸质书时,我会把读书笔记写的本子上,如果是读的电子书,则用有道云笔记记录,或者做思维导图分析作者的逻辑。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有哪些不记得,你会重新翻书检查,避免知识疏漏。

我曾经用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每次读完书,记录下自己读书时间,页数,阅读主题,以及我从书中学到的三个观点,写完后,再发给一个朋友。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分钟,做起来没压力。

对以前读书不记笔记的人而言,最开始会不习惯,因为一路读下去很畅快,中途要停下来会少掉吸收新知的快感,但你一定要停下来,为了后面能走得更稳更远。

第二步:记录如何联系实际生活。

回顾书中内容是第一阶段,比较简单,如果想读得更深入,就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

今天我读自控力,学到一个观点,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训练的,当你每天学习数学,它就会对数字越来越敏感,当你每天学习英语,它就会对英语越来越敏感。

大脑是越用越灵活,不用就会迟钝,每个人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大脑,通过训练让它为你所用。

联系实际来看,目前我最希望训练大脑的就是保持专注,因为工作和生活时我老忍不住看手机,这样浪费很多时间。

具体我应该怎样训练呢?

首先早晚坚持冥想,培养自我觉察能力。

其次,故意把手机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挑战自己的意志力。

最后,选择用书本来替代手机,转移注意力。

这就是把知识联系实际的案例,以前认为很难,试过之后会发现,难的不是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难的是学过以后不去用。

第三步:把当下所学和过去学的联系起来。

大脑不能记住单独的知识点,它只能记住结构。

我女儿快两岁,上周末,她开始跟背诵ABCDEFG,这都是她看小猪佩奇学的,并非我们教子有方。

有意思的是,她每次念,都要一口气念完,让她单独念一个完全不行。

然后,她爸又教她背《静夜思》。

她同样学得很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若拆开来,她完全背不出。

知识只有形成结构,才能更容易记忆和理解。

把现在所学的,如果过去的联系起来,正是让知识形成结构,让大脑更好地记忆。

003

以上,就是写读书笔记的三步,每个人都可以整理出属于自己的套路,不一定非照别人的方法来,重要的是读完书一定一定要做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