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和最近经常一起复习的同学H聊着聊着,很巧的是H老家在宜宾,小学时候家里搬去了成都。正好我去年和前年暑假去过这两个城市,便听H讲了好半天的宜宾故事。
H上来就说些宜宾的缺点。因为是工业城市的关系,空气不是很好。而且自古以来这地方就是黑白两道,有些乱,可能因此宜宾骂人的话比成都话凶了很多。
但继续聊着,H慢慢讲到宜宾的生活可比成都更加休闲。那种休闲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好像是你生下来就觉得日子应该是这样子一般。因为H家边上就是小学和市体育场的关系,小时候的日子就是家、学校、体育场三点一线。晚饭后大家都习惯跑出来,搬个凳子打打牌,围一圈摆龙门阵,或者在体育场上和家人坐一起讲讲故事、跑跑步。这是H觉得一个宜宾人应该有的生活。
我问道,这样子不会腻吗。H说,不会。即使你在一个地方,但你会发现体育场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故事换了一个又一个。那样的日子,永远都不会腻。
之前去宜宾,都是在南岸转。H告诉我说,真正的宜宾生活是要到翠屏区才感受的到的。很多人在南岸有房产,但都只是为了保值,住的并不多。什么玩的吃的和宜宾的生活气,都在老城里面。小巷子虽然会杂乱一些,但人们大都很友善。H依旧安利了我体育场,这里没有城里的喧闹,和来自烧烤与汽车的烟气的清闲地方。但宜宾也是一个很有夜市文化的城市。(难怪我去这地方,晚上六七点吃饭的店不开门,到八九点开门都是夜宵烧烤摊子。)
虽然之前听过隔壁泸州市的朋友说宜宾、泸州、重庆这一带的气候和地形关系很大,夏天了会很湿热,是一个个大火炉,但H却说夏天下午四点放学时候的气候是最热也是最爽的,这时候跑去茶馆或是游泳池里,快活得很。这是一种能让你感受到夏天真的来了的一种热。(——我内心想这可能是十几年前宜宾的夏天吧。)老人们总喜欢去翠屏山上,那时候上山还要收点门票,而且下午六七点就关门了。不过好在还有后门和其它的山路可以出来。
前年暑假去福建南平干过实验助手去了亚热带的树林,那里大量的林下植被和蚊虫,我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的。H略带兴奋地跟我说,家都在这里,不会迷路,有时候一个人在树林里还会有一种置身大自然的清静感。
宜宾燃面是宜宾的一个代表小吃,也是我跑去四川一定会吃的面。但H似乎并不是对 燃面特别感兴趣,只是家里人吃得多,而自己总觉得吃起来太干了。不过H告诉了我大温的Aberdeen有一家卖燃面的店,但这家店并不是只做燃面,竟然还做一些西安菜。
之后又问起了猪儿粑、叶儿粑这些小吃。H说家里都是用芦荟叶子包的,既不粘,还可以在被蚊虫叮咬的时候擦一下(其实芦荟有好多种,并不都是那种厚叶子的)。
宜宾虽然也被叫酒城,但H说自己并不太会喝酒,哈哈。
聊完之后,发觉自己对这座城市的了解还是挺多不足的,也不知道日后还会不会再去到这里。不过一个城市在不同的人眼里就是不一样的吧。
02
复习着复习着,和同学争了起来一天可以吃几个蛋,我说多吃没事(一天吃5个),L说多吃会傻。
然后上知乎查到成年男子一天可以吃7个满足正常需求,而成年女士则是一天5.5个。真正让身体出问题的不是蛋吃多了,而是本身有问题的部分因为高蛋白的摄入加重的负担才会导致出一些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