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把最可能狗血煽情的题材,拍成这样

白粥粥  and julymint

当急着往前走、往上攀、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要获取更多理想的生活时,人的内心多少是冷漠、忽略和辜负的。

《小偷家族》后再看枝裕和,是上映于2013年的《如父如子》,福山雅治和中川雅也各饰演一位父亲。

真正的2013年,我在看养肥了的《神探伽利略》,也是福山雅治的。

那时候的屏幕里,他熟得风度正好不显老,也还没公布婚讯,让霓虹国的主妇们悲伤得不想做饭,女校降半旗。那时候东野圭吾的名字,也还没一天到晚刷屏。

《如父如子》里,福山雅治饰演的野野宫良多是个建筑师,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工作能力强。

他的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在工作,事业处于上升期。温婉体贴的太太全职照顾家里,他们正在准备让六岁的儿子入读高端私立学校。

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是典型的中产精英,一切看上去顺畅而精致。

出身平凡的野野,相信也践行着“靠努力改变生活,创造人生价值”的信念。作为一个东亚文化背景下,靠自身努力突破阶层天花板的父亲,他把这些的努力和坚定,也投射在他对儿子庆多的期待上。

作为一位工作忙碌的父亲,他有限的陪伴和亲子互动,是私立学校面试,或者是难得回家吃饭,共进晚餐后陪儿子练琴。

性格温顺乖巧的儿子,默默用自己的方式喜欢爸爸,听话顺从,努力迎合期待:上辅导班、学钢琴、面试时撒个让爸爸满意的谎。

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他的乖巧安静之下,是爱和景仰,是缺乏安全感的稚嫩敏感,也压制着自我意识,喜好和意愿。

在优秀的父亲野野看来,儿子庆多不太令人满意:“性格多少有点温吞,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心有不甘。”庆多一曲《玛丽有只小羊羔》颠来倒去弹不好,在野野看来,庆多最让人忧虑的是不够强悍进取“有狼性”。

抱错孩子的另一方,是“不思进取”地在郊区小镇经营电器店、有大把时间陪孩子的斋木家。野野家和他们家相比,生活条件优渥富足,气氛却明显沉闷内敛。

常规套路里,“抱错孩子”这个不算新颖的题材,会被处理成强烈的戏剧冲突、感情矛盾。而在这片里,抱错孩子更像是一道切口,本来被定义为“光鲜努力”的某种生活,突然暴露出其内里的粗粝和缺失。

对野野而言,当换回孩子后,面对的是调皮叛逆、脾气倔强,自己躲车票偷跑回旧家庭的亲儿子琉晴,他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这个慢下来的契机,也让他得以重新看待庆多对自己的爱和期待。

当急着往前走、往上攀、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要获取更多理想的生活时,人的内心多少是冷漠、忽略和辜负的。

是枝裕和的故事,往往不激动地宣讲人生大哲理,不急着表达锐利的洞察,不刻意彰显情怀,不给出牵强武断的结局。他常让真实细碎的生活从你眼前平缓流淌,《海街日记》、《小偷家族》、《步履不停》都是这类风格,都有很多细腻烟火气的生活场景。

细碎真切的生活画面中,有很多现代人共通的困惑无解。

比如不是谁都有资格有条件,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得正好。

这些是生活艰难而刺激的一部分,也是充满变数和希望之处。而如孤岛一样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经历和探索,到达远近不一的彼岸。 

野野调到分公司后,遇到一个捕昆虫的人,对他说:一枚卵变成一只蝉,需要十五年的时间。

在时间里,一切皆渺小卑微。

THE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