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一位书友小宇在聊天时,谈到读书,他很焦虑的表示:我读了1000+本书,现在想来仍不知道如何高效的阅读!
—001—
我是典型的读书很慢型的,我比较喜欢开始阅读一本书时,在首页上标明开始阅读的时间和地点,读完后在末页上再注明结束的时间。以此来记录自己的阅读轨迹。
与小宇沟通后,玩味的翻看摆在书桌上的几本书。
惊讶的发现:几本书首页和末页之间的时间间隔都在1个月左右。
《思考快与慢》——35天,《黑天鹅》——28天,《学会提问》——22天……
习惯于每天5点早起晨读,一本书、一杯咖啡、两支笔(红黑两色)、一摞A4纸,窗外虫鸣鸟叫,很享受这样的晨读时光。
这样每天保证有2—3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也就是说《思考快与慢》这本书消耗掉了我70个小时有余。
细思极恐啊~
这种把一个问题想的很透彻,不断的做笔记、写感想的阅读方式无疑收获良多,但同也忽视了另一个阅读纬度:速度。
—002—
喜欢逻辑思维类的书,但为防止思维僵化,也偶有选择轻松一点的读本。
索性也把它们翻出来看一下时间:
《白夜行》我读了6天,《解忧杂货铺》读了5天,《老人与海》读了4天……
就连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 我在谈什么》这本如此轻松的散文,我也花费三个晨读时间。
我开始意识到好像是哪里出了问题……
—003—
思维无边界的扩散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所有的输入、学习都是要考虑时间成本的,这明显是低效率的一种体现。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于阅读的收获有个观点:
首先在于这个人的阅读的主动性,其次在于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阅读是件比较私人的事情,但是成长却不是。
成长是与这个世界的赛跑,它有明显的时效性。
当然也并非要一味的追求速度,那些标榜一年100本、1000本等的读书方式和言论,只会增加阅读焦虑而已!
阅读质量和速度像一道菜里的盐和油,都是必须元素,但有需要合理调配,不可只取其一。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
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脱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
在阅读前对书本的判断,根据不同的内容,动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才能兼顾阅读质量与速度。
所以对阅读内容的判别能力十分关键。
李笑来及其团队运营的一个公众号叫“学习与学习再学习”。
起初很多人以为他们是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后李笑来却解释,第一个和第三个学习是动词,中间的是名词。
意为:先学会如何学习,再去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找到符合自己的阅读技巧、方法,提升自己的阅读效率,有利于加快自己的成长脚步!
—004—
有很多小伙伴读书是出于兴趣和消遣,会对这种“功利”的阅读方式表示不屑——给阅读强加太多的目的性就会折损阅读的乐趣。
当然我不完全否定这种观点。
但一件事情能让我们产生持续性的兴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在这件事情上找到成就感和持续性的正向反馈。
而这些就是需要动用一定的技巧。
让自己的兴趣成为自己成长的加速器,应该是件很有诱惑力的事情吧。
所以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的阅读,都需要我们更认真审视阅读本身这个行为。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期待与您一起探索阅读的奇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