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千年来第一诗, 王子居33维龙山的纪录和传奇

对于一个博大的学术体系来说,其实只有论坛连载的形式才能论证一些结论,期刊的篇幅是不够的,而自媒体单篇的形式也无法介绍一个体系,但当今论坛式微,流量较小,在论坛中取得的成果,却需要自媒体来公布,这里不是要为其他网站做广告,而是确实需要证明。


《龙山》最早是发布在论坛,四个版块都有发布,取得的成绩相对来说也还可以。568个回复里有49个点赞,除去发贴者本人的点击,也达到10%的点赞率了。

而在另一版块里,却令人难以相信地获得了最高时90%以上的点赞率。说实话,我们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个点赞数比点击数得出的点赞率,以学术、文学或不仅学术、文学来说,哪怕是放在整个世界的互联网历史上,恐怕也都是唯一和最高的吧?

当然,我们并未游遍世界的网络,未必没有比这个纪录更高的(时间截止至今日),假如朋友们知道,请帮我们找到,以破除我们这个第一。


我们有近百张图作为证据,由于不是本网的图,考虑到编审们可能会承受压力,所以就不再举图为证了。


从2019年春到2021年末,三年时间,一个号称千古第一的事物,无论是在私媒还是在国媒,都没有受到学者的批判,没有学者明确地提出异议,甚至没有受到恶意的诋毁,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龙山》从盛唐李白王维等人的三四维诗境(单句),写到超33维,本身也确实取得了不可思议的突破。以单句七字而言,《龙山》超过了“一字一修辞,一字一诗境,一字双隐喻”的极限。

三年是一个有意思的期限,《龙山》和喻诗学保持三年的纪录就可以了。


当然,这个话题已经没有新鲜度了,是个三年前的陈旧老话题了,它应该会是一个平淡叙事般的总结。

让我们看《龙山》一书中的原文(楷体部分)吧:


比如在闲闲书话等论坛发表后(贴名《千古第一雄诗龙山》)在2019年一整年点赞率保持在最低百分之七十左右(事实上,由于王子居和温雅都时常点击查看评论或留言,再加上每追发一次都算一个点击,如果除去这些点击,由于贴子的热度总是随时间递减的,所以2019年开贴前后的最高点赞率可能会在百分之八九十左右,记忆中达到百分之九十多,),且对第一之说无一反对。


12楼时的点赞比是62%,25楼时点赞比是60%,由于后期没有跟上内容的更新,它的点赞比是逐渐下滑的,我们记忆中百分之九十的点赞率,当时没有保留图片的意识,但我们依然能从后台数据中推算出来。从后台看到的点赞率最高点是5月27日左右,这一天一个通知就有18个点赞。让我们看一下统计:


3月21日2个,4月11号5个, 共7个。

5月25号有7个,5月26号有22个,

5月27号有62个, 这一拔总共91个,

6月8号是第六楼,21个赞,6月9号是63个赞, 6月10号60个,6月11号43个,6月12号37个,6月13号36个,是获赞率最高的时期。

第六楼的点赞率从8号延续到13号,总共有260个,加起来是358个赞(数字应该是有几个数的误差,但计算几遍后误差不会很大,以后请个脑力清晰的年轻人来准确统计吧,)。而我们直到第十二楼,系统统计的总共才354个,

12楼的时间是7月24日,我们在7月31日获得了1个点赞(假设我们的截图是在31号前,那么意味着354的点赞是第六楼6月13号的数据,),8月1日获得了6个点赞,8月5日8个,8月6日有16个,8月7日有16个,然后就是8月12号39个,8月13号10个,共计96个(也许还会有几个误差,原谅我们属于老年人了,老眼昏花一个个算数确实难免错误)。

《千古第一雄诗龙山》到2021年12月5号晚,总共455个赞,1136个点击,29楼。平均每楼有39个点击,455个点赞减去96=359个,这个数字说明在6月13号左右《龙山》即已获得358个点赞了。

12楼时有568个点击,平均点击数在47个,依越往前点击数越高来算,6楼的时候假设有平均70个点击,那么,358除以420,这个点赞率在85%左右,足以说明,我们记忆中的《龙山》有90%多的点赞率,并非记忆出错。只可惜当我们意识到《龙山》的点赞率创造了一个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时,它的点击率已经下滑了。甚至于,如果排除王子居、温雅的点击、回复的计数,这个点赞率说最高时达到95%,也是极可能的。不过现在已经没法准确地计算了。

这个点赞率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我们截图的时候是在12楼之后,但354这个点赞数据则是在第六楼获得的。我们在6楼发贴后直到第十一楼才续贴,中间都是评论和回复,虽然说点击率跟建楼数不是完全正比,但它们也是一定程度上成浮动正比的,所以我们记忆中点赞比达到90%是没有错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创造了一个很高的点赞率本应该截图为证的时候,其实这个比例已经下滑到低点了。


它可能是文化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反对的第一(可能我们这么说了之后,会有年轻人特意跑来恶作剧,把这个纪录给破坏掉,不过我们前面说了,这个纪录有三年之久,这就够了),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就历史的经验而言,即便是对杜甫和李白的第一之争论,一千年来也是各有一半赞成一半反对,更何况网络论坛本就是一个充满反对、批评甚或辱骂的空间,哪怕稍有一点肯定性、赞扬性的文字,也会招来各种批评。《龙山》的贴名称为千古第一其实是准备好挨很多骂的,但结果却是不要说有人骂,连一个批评、反对的声音都没有,即便有人想质疑也是谨慎地对未能理解的细节的质疑,从没有人质疑这个第一,甚至没有人能举李白或杜甫的任何诗篇或诗歌史上的任何其他名篇来反对或讨论。《龙山》在论坛中总共发有三贴,也有点赞率很低的(非学术的杂坛),但反对它是第一的人却一个也没有。

这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想,王子居对学术的要求是在逻辑层面大的漏洞完全杜绝,小的逻辑错误和资料错误近乎没有,我们解构《龙山》自然也要符合这个要求,所以从理论逻辑的层面来说,没有人从理论角度反驳这个贴子我们能理解,但诸如文人相轻等诸多人性的弱点也没出现,就出乎我们的预料了。

同时这一学术贴可能也成为网络史上点赞率最高的贴子(可以仔细想一下你的记忆中可有无一反对、点赞率最高时近乎全部点赞,而在一年之中点赞率最低时也能达百分之七十左右的贴子?有疑问的读者可以进论坛去尝试能否找到另一个点击率过千后点赞率能过百分之五的贴子,即便是有奖发布的贴子、活动奖励的贴子、有奖比赛的贴子……),我们在论坛看到的情况是,很多北清的知名教授的已出版个人代表作品,发贴八九年之久,达到八九千乃至数万的点击量,还是一个赞也没有,除了结交好友从而有熟识之人的礼节性互相点赞外,真正的学术贴点赞,可能也就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比例。可想而知,想要在各个学术论坛这种写手、作者云集的地方获得一个点赞,究竟有多难。


点赞率跟诸多论坛及自媒体是不一样的,点赞要满足很多条件,一是必须是注册会员;二是必须会员登录;三是登录者手里必须有能量。而且点赞是有货币值的,它是可以在论坛内当钱花的。所以它的点赞都是作者写手的点赞,游客读者是不能点赞也不被计算点击的,跟各类公众号的随意点赞是不一样的。

这些规定决定了,即便是注册过会员,其中很多懒得登录、发评论赚能量值的,他们即便赞成也无法点赞,而且游客的点击也不被计数。

所以《龙山》的这一网络纪录是极为难得的。

事实上在2019年年初的时候,发表在网上的赏析是较简单的,也还远不够成熟,不是最好的赏析及解构。

为什么《龙山》能做到如此?因为它在气之维度中的气象、气势等太过于强烈,太过于明显了,以至于它的气势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单是这股气势,就让人无法反对它了。



《龙山》创造的纪录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平台上创造的现实纪录,如在论坛获得的点赞率,在所有具诗学版块的四家国媒里获得精华比的各种纪录(喻诗学因《龙山》而有,是《龙山》的一部分),第二类是它本身在文化、文学上创造的纪录,如其在喻诗的33个左右的维度上,几乎每个维度都创造了纪录。

正是因为《龙山》在诗歌本身范畴的各个方面都创造了纪录,所以它才能在各平台上创造纪录。


2019年末的时候,王子居让我们讲讲《龙山》的修辞,结果我们发现《龙山》的修辞密度太高,平均每句诗可能达到了四五种修辞,单句修辞最高的一句七字超九种。

这导致我们最终发现《龙山》单句的维度超越了《紫薇》的一句九诗维,达到并超过了单句33维。

如何讲清楚这种33维诗境?最后没有办法,喻诗学四部曲出版了,也就是说,为了讲清一首诗的超33维的维度,才发明了中国诗学史上的高维基础理论:一百余万字的喻诗学四部曲。

这本身也是一个纪录,世界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因为要讲清一首诗而不得不创造一门基础理论的。

当然,事实上还可以追溯更远,当王子居确立喻学的基础理论之后,尤其是出版了喻文字的相关著作后,为了证明喻学尤其是喻文字学的实用性和价值,他创作了《龙山》,而《龙山》直接衍生出了喻诗学,这是为了解释一门学问而创造了一门学问,也算是一个纪录吧。

当然,在诗歌中达到单句9维的《紫薇》,本身就是诗学史上的一个纪录,而《龙山》超越了自我,达到了超33维的纪录。


如果我们把大大小小的纪录全都罗列,《龙山》创造的全新纪录恐怕要过百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