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是为了娃?其实是为你自己

文/鱼筱豆

中国父母,永远都在扮演一种“苦情”的角色。面对子女如此、面对爱人如此、面对亲人亦是如此,而“苦情”大概多源自一个人的自私心理。


“外面冷,穿上点儿衣服,我怕你冻着!”“多吃点儿,我怕你饿着!”“考这个专业吧,我怕你以后找不到工作!”………诸如此类的话,各位应该在每一天都能听到吧。


从小,就被这群会演“苦情戏”的父母们包围着,是幸福还是灾难?你说是幸福,但,我冷我自己知道,我饿我自己知道,怎么找工作我自己知道;你说是灾难,面对父母悲伤的表情,忍心么?


小时候,父母每时每刻嘘寒问暖,从来表示的都是关心、关怀,但从来不考虑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自私是人性的弱点之一,也是人的本性,是无法根本改变的。


对于养育孩子,父母也是多少心存自私的,这一点不可否认。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父母们千方百计的让孩子以为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TA好,实际上,父母们没有看到自己自私的一面。


如果在育儿过程中,父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刻意关注一下自己的自私的话,我想,孩子也就不会出现太多的问题、不会出现太多的反抗吧。


大部分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陷入了父母为自己编造的“一切都是为你好”的美丽谎言。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这些美丽的谎言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父母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为之(举例说明,但不指所有,请勿对号入座)。


情景一:

父母下班回家,吃完饭。

“宝宝,赶紧洗澡睡觉吧,宝宝要早点睡觉才能长大哦~”

“可是,我不困呀….”

“不困也要睡觉,一定要养成好习惯!”

“.…..”

父母心里活动:哎呀,你赶紧睡着了,我好玩儿游戏、看综艺呀,这熊孩子!


情景二:

“宝贝,妈妈考虑了一整天,还是想给你报个钢琴班,你看看你的好朋友小宝,弹的一手好钢琴,多棒啊!而且,妈妈小时候一直有学钢琴的愿望,只不过因为条件问题,没有学。这回无论如何,妈妈一定要让你学上钢琴!”

“可是妈妈,我一点儿都不喜欢钢琴,我喜欢小提琴呀!”

“小提琴有什么出息,钢琴多优雅!等你长大了,也许能成为明星呢!”

“.……”

父母心理活动:小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让宝宝替我完成,也是一种成功吧!


情景三:

“宝宝,多吃点儿,今天妈妈做的菜特别好吃!”

“可是妈妈,我已经吃饱了呀,我的小肚子什么都装不下了…..”

“才吃这么一点就饱了?怎么可能!来,再多吃一点,这样才能长高长胖哦!”

“.……..”

父母心理活动:这孩子,闹什么幺蛾子,吃这么点儿,玩儿一会儿就饿了,我还得再给他弄!


情景四:

情景五:

…………

情景N:


以上类似情景一定有很多,也一定有你经历过,但是我没有说到的,请自行补脑。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成为独立的个体,TA是有思想、有人格、有肉体的个人。他的思想应该由他自己管理,而不是让别人来随意支配,就算作为他的父母也不行。


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的行为,只有学会尊重,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父母要意识到,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是多么的重要;做自己的主人,TA才能拥有“创造”自己的权利,因为每个孩子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带有自身特色的光环慢慢长大,如果父母过多的参与,过多的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那么孩子只会成长为你的复制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学会面对孩子的错误,要从容、宽容,处理孩子的错误时不要掺杂自己的私欲、秉公处理,才能使孩子对你信服。父母还应该学会在孩子面前少说空话、少做表面的文章,让孩子看到你的真心实意,这样孩子才能对你依靠。


父母对孩子的爱,无私又自私,只有父母自己分辨出哪些是无私的、哪些是自私的,才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


NEW情景:

“宝宝,你想学什么小特长吗?”

“妈妈,我喜欢玩工程车,有这样的特长班么,天天玩车车的…..”

“哦,这样啊,帅帅也爱玩车车,你们爱玩车的小朋友可以在一起玩啊,就是个小特长班啦,怎么样好不好?”

“哈哈,太棒啦!”


(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特质)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无忧无虑的自由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