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苏轼笔下的人生之味,这种清旷闲雅令人津津乐道。
在我浅薄的诗词阅读中,尤爱苏轼,我觉得他进可以不失本色,退可以俯仰人生,对家人温情满满,对自己也颇为厚待,活出了我认为潇洒快意的人生。
苏轼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后来,他被贬至黄州,顺风顺水的前半生就此翻篇了,接下来的几十年,他就像一只离群的鸿雁,在宋王朝的版图里四处飘零。有人说,黄州是苏轼生命的终点,是苏东坡生命的起点,自此,政界苏轼渐隐,文坛才子东坡居士出世。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初贬到黄州的日子里,他的内心也是纠结的。
有时他看得很开,觉得世间没有什么能让他害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有时他喝醉了酒,烦心往事涌上心头,他几乎要抛弃这个世界,去浪迹天涯了:“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有时,他睡不着觉,一个人在夜深的寺院里转圈,那深不见底的孤独,几乎要将他的魂魄摄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也不那么坚强,每逢妻子去世的日子,都要悲伤得肝肠寸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喝醉酒的时候,他也会思念久不相见的亲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是他就像一棵挺立的大树,无论命运馈赠给他什么,他都能向着生命各个可能的方向伸展枝干,探索成长的乐趣,吸收天地的养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恣意的张狂让人读着就觉得过瘾。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份参透世事的洒脱又有几人能及?
这个经历了人生几次起落的男人,以诗词写尽了他的人生。男人的报负,他有;男人的柔情,他亦有;对时局的忧虑,他有;看开时的洒脱,他亦有;繁华时的坚守初心,他有;落魄时的随遇而安,他亦有……但他始终与命运结伴同行,变得越来越豁达,率性,智慧……
苏轼真正的生活我不得而知,从一首首诗词中去评判一个人,或许是粗浅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个人的偏爱。
人生路上,有璀璨、辉煌,有失意,痛苦,在苏轼的眼里,无论是璀璨还是痛苦,都会过去,都会变成“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大智慧、大境界。
或许待我们尝尽人生百味,我们也能体会到“人间有味是清欢。”
(自己文采有限,其间摘录了不少网络文段,如有侵权,请留言,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