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巍峨耸立,我早就听说太白山是陕西省秦岭最高峰,我也早就去过太白山,但我从未从这个角度静静观赏太白。
烟雾环绕在太白左右,整个山隐没在烟雾缭绕中,我记着我第一次到太白山是初中的时候,我只记得那个时候我做了很久的车才到太白,那个地方在我的印象里没有那么好,我当时刚从山里出来没几年,当时的我从心里看不起那种全是楼梯的景区,当时的我觉得景区把山开发出来是对山的亵渎,越是出名的山被开发我就越是心痛, 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我觉得也许这样是对的,最起码在实用方面它确实是有它的道理,他确实能让整个社会发展的更好,虽然失去了一部分山的灵性,但带来的效益远比这部分灵性要大,我知道这本来是没有办法相互比较的。
灵性这个东西怎么能用世俗的手段比较呢?不过现实世界确实是这么运行的。
在山里的时候到处都是人工的痕迹,水泥抹的道路,人工修建的索道,一节一节的楼梯,一切都不是它原本的样子,只有站在我此刻站的这个角度才能看到它的本来面目。
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把太白的意义还给太白,才能体验到太白的本来面目。
划艇不断向下漂流,据说这一段有 十几公里,不过从始至终我都感觉太白山始终在哪,他没有因为我的靠近变大一点,也没有因为我的远离变小一丝。
有时候我挺想在边上支一把椅子,看太白山的景观,流金岁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电视剧,其中有一个人物喜欢发愣,我也喜欢,我能体会到他的那种感觉,如果他是生活中的人物我是很想认识他的。
人生的终极是有崇高的审美,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能保证自己存在的前提下产生的,我觉得在现在的社会中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存在,还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寄情于山水中,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深刻的体会到贫穷陷阱到底是什么。
不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没有崇高的审美水平,而是这些人为了生活已经耗费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他们连最基本的休息都做不到哪里还有剩下的精力去审美?
有时候我很羡慕古代人的那种生活,虽然他们不富有,但是他们每天不用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我也不羡慕古代的人,古代底层的劳动人民应该很辛苦吧,生活应该没有保障吧。
我知道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曾经穷困潦倒,我知道苏轼曾经穷困潦倒过,陶渊明穷困潦倒过,庄子穷困潦倒过,甚至孔子也穷困潦倒过,但我不知道他们具体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能在那样的处境生活,只是我要走出一条我自己的路,我要找到我自己自我保存的方式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望着太白山,烟雾缭绕,我不知道我未来是什么样子,不过我想活出我生命的从容。
我此世最大的愿望就是活出生命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