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伊甸园

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百看不厌

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她们谈着有关机器人的问题。乔安认为人的脑子就像一部很先进的电脑,这点苏菲并不太赞同。

今天再一次出发,第三次走进《苏菲的世界》。这部书我从来都看纸质书籍,不看电子书。因为这书其实是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的。它的小说部分,苏菲的主体自觉过程则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哲学加侦探,加幻想,再加上宇宙观,它让人更加心胸开阔,这不正是哲学爱智最古典的定义吗?

在《苏菲的世界》里,作者乔斯坦·贾德不仅文笔不俗,也是一位绝佳的教师,使读者能以阅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浏览从柏拉图以前一直到二十世纪的整部世界哲学史,而不觉枯燥厌烦。这段话是马德兰·蓝格尔的。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苏菲穿上一件夏衣,匆匆下楼走进厨房。妈妈正站在桌子旁边。

苏菲决定不提任何有关丝巾的事。

她脱口而出:“你去拿报纸了吗?”

“你去帮我拿好吗?”

苏菲飞也似的出了门,从石子路走到信箱旁。

信箱里只有报纸。她想他大概不会这么快回信吧。在报纸的头版,她看到有关挪威联合国部队在黎巴嫩的消息。

联合国部队……这不是席德的父亲寄来的卡片邮戳上盖的字样吗?但信上贴的却是挪威的邮票。也许挪威联合国部队的士兵拥有自己的邮局。

苏菲回到厨房时,妈妈声音干涩地说:“你现在对报纸好像很有兴趣。”

幸好当天吃早餐时及早餐过后,妈妈都没有再提到有关信箱的事情。当妈妈出去买东西时,苏菲将那封关于命运的信拿到密洞去。

当她看到她存放哲学家来信的饼干盒旁边放着一个白色的小信封时,不禁吓了一跳。她很肯定不是她放的。

这是《苏菲的世界》苏格拉底的章节摘录。简约的文字,却朴实无华的写出了一个人的世界。

这是一个将学术作品通俗化的杰出范例——对于未曾修习哲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修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他们重新温习……

《苏菲的世界》全球销量超过4500万册,翻译成64种语言出版。这绝非偶然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