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定位,吹散阴霾,即刻启航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前进的计划,封城闭户,经济停摆,仿佛未日电影中的场景正在上演。

《流浪地球》


无疑2020年对于刚步入社会或者即将毕业的小白们来讲都是"坚难"的,但这也催生了新后工作生产方式,改变了人们传统思维。忽尔,我们发现原来改变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未来似乎有无限可能,但,这也让我一个刚刚走出校园,执着于转行的小白陷入了迷茫。

之前,我以为自己目标明确,做了许多实践尝试,但在投递简历时,心底突然有了一个声音"你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这个是你想要的吗?"那一刻忽然发现自己以为的目标,只是在敷衍,敷衍父母,敷衍自己。


我把焦虑同六哥探讨,六哥回复,我所有问题都来源于我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这时我心里还在悄悄反驳,这个时候六哥又反问了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三年之后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答案很明显,我不清楚了。为了重新调整自己我报名了定位训练营。接下来将在这里记录课程期间,我的觉察日记。

导论课上昂sir对于定位的职能给出了解释,"定位是方向,是围绕放下做出随机应变的调整,为下一步选择切入点。"这句话,对于未踏入职场的新手小白来讲,很适用。这与是寻找工作的最基本思考逻辑基本是一样的。

在定位不清的情况下,我的问题是,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例如,选择什么行业,岗位、工作类型;以及几年之后的工作状态、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发展前景、如何了解公司发展前景等等。恰合导论课中所讲的常见问题类型二三,"困局无解"​以及"选择纠结"。

个人原创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好像真的从未认真考虑过"定位",之前提出的种种,也只是对未来的愿景,并不是真正的定位。在大胆选择努力付出没有得到结果,阴阳差错读了一个并不符合自己之前理想的专业,持续折腾,多次实习了之后,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气值下降,开始对于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渐渐模糊了,陷入"困局无解"。


但定位课程,好像帮我把眼前的迷雾吹开了一个缝隙。


课上对定位进行了延伸,明确了定位常见的两个误区"僵化"以及"营销式定位"。定位不是简单的提出职业目标,贴标签,行动,加形容词,也不是把自己作为商品一样推销。愿景≠定位。

审视: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及对身边人的观察,发现很多人选择考研、考公都是因为不知道自己选择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什么,擅长什么,喜欢什么、不想面对不稳定的生活。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在选择"安心",避免"变动",追寻"安稳",但这个"安稳",也可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家人的选择。

现在迷茫的自己,虽然拥有自主选择权,但在选择的时候,总是希望可以预知"这个选择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在走弯路,这个选择能不能给带来收益,这选择是不是最适合的。"

焦虑,不安,胆怯,成为了情绪的关键词。

这也就是我的误区:"  僵化。"

自身的迷茫更多来源于不安,不安是因为不敢去面对未知,怕再再再一次无果,怕自己"看不见"机会……妄想可以找到"最优解",可以有人明确告诉我,具体下一步该怎么做。但正如课上讲的"没有最合适的选项",也没有可以一次定位的人生。

调整:

去接受,人生是多变的,成长是恒进的,不忘初心,探寻内心的价值。不断校准,不必等到"最清晰"的时候才去行动。现在"动态定位",积蓄勇气,明日付出行动,促进自我成长,保持内在成长的良性循环。尊重发展规律,不给自己设限,设定切实可行的,迈出第一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