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原著 曼桢和世钧走不到一起,是必然结果,原因有三

看《半生缘》曼桢被祝鸿才玷污的时候,恨得牙痒痒,特别是电视剧里的桥段,当时恨不得亲手撕了祝鸿才。

莎士比亚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只有悲剧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而祝鸿才就是那个始作俑者。

我们都觉得如果不发生这个插曲,曼桢的命运不会被改写,也许已经和沈世钧在一起了。

其实仔细琢磨,就算没有祝鸿才的搅局,曼桢和世钧的结局不幸福也是必然的。

为什么呢?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1. 曼桢顾念原生家庭太多

其实曼桢和沈世钧谈恋爱时,世钧是有三次向曼桢求婚的,但都被她以弟弟还小为由给拒绝了。

她说姐姐已经成家了,现在这个家里她最大,她接手了姐姐的任务,将家庭重担揽到自己身上。

世钧说:“你的家累实在太重了,我简直看不过去。譬如说结了婚以后,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有办法些。”
曼桢笑道:“我正是怕这个,我不愿意把你也拖进去。你的事业才正开始,负担一个家庭已经够麻烦的,要再负担两个家庭,那简直就把你的前途毁了。”

曼桢觉得结婚不要靠家里帮忙,同时也不想拖累沈世钧。

就一直拖着,希望等到弟弟们都大了,可以自食其力了,再凭自己的能力结婚。

所以就算以后曼桢和世钧结婚了,她肯定也顾娘家比较多,而顾母是个吸血鬼,不会心疼女儿,一有麻烦可能就会找曼桢,长此以往,会导致夫妻矛盾。

对一个人影响最大的不是社会媒介,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原生家庭,不管你怎么想摆脱,它总是在不断地影响着你,逃不脱的命运。 


2.门第差距

世钧家是开皮货店的,家境殷实。

而曼桢是穷苦人家出生,家庭人员众多,一直靠姐姐养活,姐姐成家后,负累加重。

这样的家庭,又有个曾做过舞女的姐姐,必然被婆家看不起。

又加上曾经世钧的父亲和曼璐相好过,这更加会让世钧的父母反对。

曼桢之所以一直拖着不答应世钧的结婚请求,也是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

在家庭情况方面,曼桢是自卑的,她自知自己的家庭和世钧家差距悬殊,所以执意要等到弟弟都完成学业,那时候就没有了心理包袱。

同时,也想凭借一己之力,为结婚创造条件,不依靠世钧家,这样能够更有底气一些。

但曼桢终归太理想化了。

在那个年代,想凭借一己之力实现她心里的这些目标还是挺困难的。

所以最终她还是要依靠沈世钧,而沈世钧父母肯定会瞧不起曼桢,为难她。

曼桢又是自尊的,很独立的女性,最终会因此闹得不欢而散。

爱情,不仅讲究门当户对,也讲究棋逢对手。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结婚不是恋爱,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所谓的门当户对,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为了满足两个家庭的三观契合。

而曼桢的家庭情况注定了和世钧无法有圆满的结局。


3.世钧性格软弱,妈宝男

从文中多处都可以看出,沈世钧是个性格软弱,优柔寡断的人。

他在和曼桢谈恋爱的时候就没有勇气公开他们的关系,甚至在父母面前谎称他们是同事。

世钧打心眼里是瞧不起曼桢的姐姐的,不然也不会提出让曼桢婚后和姐姐断绝往来这句话。

这还是在恋爱阶段,如果真的结婚了,面对柴米油盐,恋爱的激情日益被冲淡,这种观念会愈发凸显。

他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父亲和曼桢吵架。

他也很听他妈妈的话,有一次他妈妈写信让他回去,回去后还和他絮絮叨叨个不停讲他爸爸的坏话。

如果沈世钧父母在曼桢面前说一些难听的诋毁她家人的话,可想而知,他也不会维护曼桢。

面对婆媳矛盾,世钧也不会站在曼桢这一边,顶多处在中间做个逃避者。

这种性格软弱的人,就是所谓的妈宝男,他是不敢公然去顶撞自己的父母的。

只会让曼桢受尽委屈。

最终也只落得个劳燕分飞的下场。

所以找男人千万不能找性格懦弱的,他的软弱只会让矛盾升级,他不会明白夫妻两个人的关系是不能容许自己的父母插手的,一旦父母介入了,最终会难以收场。

面对家庭关系时,男人的“传声筒”角色至关重要,因为老婆和父母本是没有血亲的陌生人,关系相处怎么样完全靠男人去调理,情商高的男人,可能皆大欢喜,而不懂变通的男人,只会让关系更糟。

很显然,沈世钧是做不到能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的。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相互磨合。

老话说,要“门当户对”。门当户对,并不是钱财、权位上的相当,而是文化积淀、人生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模式等等的相似。

曼桢的生长环境,观念及行为方式和沈世钧是有差别的,而世钧的懦弱性格又决定了他无法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

就算没有被姐姐姐夫伤害,曼桢也注定和沈世钧无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