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个假如。
假如让你连续三天不能碰你的手机,不看你的社交圈、不学习订阅的干货、不看手机视频、不去了解新推出的好文和资讯热点... ...
屏蔽你到小黑屋,你会变成什么样的“猫抓挠”?
如果说,三天仅不让我登录我的微信,我的公众号平台。我不能看大家发的圈、不能和home群粘连、不能看关注的各种订阅号推送,先等等——最重要的是不能在个人公众号上码字推文?【惊恐】
还是不要想象了,如果不能给自己“袋(代)盐(言)”,估计我会退化到变成痛心疾首的山顶洞人。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我还是蛮喜欢给自己当“媒人”的,不要想多了,我想说的正是这个“人人自媒”的时代。
有人曾这样划分媒体的发展演变,就如同你的手机APP需要像平台升级一般的定义:1.0、2.0、3.0——
1.0指的是统媒体或说旧媒体(old media);2.0 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 Media) 或者叫跨媒体,而3.0 就是以博客、微博、微信平台的自媒体(We Media) 或者叫个人媒体。
为什么突然想谈及这个新媒体领域,也是源于近期因方向性的探索,以及涉猎领域的学习、变动才慢慢去浸润和了解的。
这个过程当中,有自己对新媒体领域的探索、有进行相关的媒体职业的了解、还有学习的一些线上的知识付费课程、还包括一些专门的探讨。从这个过程里面所感受到的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后现代主义式的媒体风云迭代、变迁,无疑感受巨大,认知升级。
之前我自己对新媒体的认知一直是初级和界定模糊的,估计有多部分的人莫非和我的感受一致。
其实,学术界大量的著述中都涉及到了新媒体的定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和理解出发,使得新媒体一词出现了相当多的界定,所以就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以至于新媒体被称为是"一个混乱的概念" 。
一部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这一语词本身指向性不够明确,就以往媒体演变的路径来看,从报刊到广播再到电视,媒体每一发展阶段和物化特征的表述性和定义性都非常清晰,而新媒体一词则过于宽泛和笼统,很难直接给人以物质性形象性的呈现。
而从新媒体大树上长出的自媒体枝丫又是怎样的一番迭代和个性凸起,对自媒体的概念又有着怎样的界定和思考?
风云变迁的时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或着还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亦或疑虑一下是不是等风来,风已吹过还是正当风口,正在弄潮——我想,人人自媒的时代,值得我们去窥探梳理一番。
源起
新媒体(New Media) 这一术语的出现,一般认为是1967 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 CBS) 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在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书中提出,虽然高尔德马克当时所说的新媒体特指电子录像,但新媒体这一术语就此诞生并逐渐在全美乃至世界流行开来。
九十年代,一些研究性的著述开始关注新媒体,但在文章的具体表述中,经常与多媒体相混,实际上就是把当时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的多媒体技术冠之以新媒体的名称。
而九十年代之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化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新媒体真正成为潮流。我们国内对"新媒体"一词开始进行学术层面的界定和定义,则是在世纪更迭之际。
我们可以把新媒体定义为“交互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 吴征
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宫承波在其专著《新媒体概论》 "关于新媒体的界定"一节中,他从时间和技术两个维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界定——
广义上的“新媒体”可以作如下界定: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
其实我想,研究者们在阐述角度上各有不同,形成了相关定义的不同说法,但大致将新媒体归纳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或称之为旧媒体)之后;在信息化时代,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成果,所形成的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
新媒体实际上是相对于以往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形态。尽管有的著述中列举了大量的新媒体类型,但就目前的技术表现而言,主要就是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两大类。
衍生
套用安德烈·巴赞对“完美电影”的漫想,媒介技术就是“一种幻想的现象”,“人们的设想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是完备的。”
我想说这种“完备”也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车轮滚滚向前的一种信马由缰,赋予了衍生出的自媒体更多的个性和自由。
如生命周期,潮起潮落。大树萌生出了枝丫。
当媒体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之母时,它包括了报刊、广播、电视等等的子概念,而这每一个子概念作为母概念考察时,它也有着从属于自己的子概念——例如"报刊"包含了报纸、杂志等;"广播"包括了有线广播、无线广播等。
同样,"新媒体"通过电脑、手机进行网络传播时,也包括了专业媒体机构主导传播的"点对面"传统形式和普通大众主导的"点对点"自媒体形式。"点对面"和"点对点"都是新媒体大树上并肩生长的不同枝丫。
在阅读相关资料时,我找到一种关于平台的说法比较形象地描绘出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关系——新媒体为自媒体提供了一个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信息生产平台。
它是一个具备多种传播方式、渠道,保障高速传播的平台;它是一个用户基数庞大、能够产生良好双向互动的平台;它支持多媒体信息生产、发布、阅读、传播功能。
之初
作为新媒体大树上的“新生命”,自媒体(We Media)一词在出现时就具有了较为清晰明确的指向和定义。枝丫一冒出,名字就取好了。
2001 年9 月,美国科技作家和专栏作者丹·吉摩尔(Dan Gillmor) 在对"新闻媒体3. 0" 概念进行定义时,使用了自媒体这一概念,丹·吉摩尔本人就是博客报道形式的首创者。
其后,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关于"We Media(自媒体) "研究报告中则有了更为明晰的定义——We Media 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近些年学术界对自媒体的研究形成热点,其中相当多的著述涉及到关于自媒体的定义,基本上都采用了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关于自媒体定义的精髓并进行衍伸。
其中有一点为各家所一致公认,这就是自媒体一定是具有交互性的一一"自媒体的本质: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是利用网络新技术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那些个体传播主体。
“自媒体” 中的“自” 至少有两层含义 :一是“自己”,另外一个是“自由”。
从“自己” 的角度来看,公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当事人”,从传播的“客体” 变为“主体”并且强调“主客体” 的融合,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东西。
从“自由” 角度分析,“自媒体” 意味着公民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性,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丹·吉摩尔(Dan Gillmor)给自己的专著《自媒体》起的标题是“草根的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
随着“自媒体” 时代的到来,个人成为独立的传播主体,作为个人的主体同样拥有了新闻发布和传播消息的权利,正是这一个个单独的“一” 组成了“WE (我们)”。社会的声音日益多元,并且多元的声音有了多种表达的渠道,这就是“自媒体” 时代和传统媒体时代的差别。
在这个人人发声,人人自媒的时代,潮水起落,蛙声聒噪。就像一位从事创投领域传媒行业的朋友所形容,“乱棍打死老师傅”。
其中权衡点,刚好撷取《传媒界》的Micro View中关于自媒体时代的讨论话题,引文如下:
“@桑德拉: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推动就必然会有坏的诋毁。依然是舞台,自媒体不过是人人都可以站在台上,或写剧本,或给演员化妆,或自导自演,去吸引不同的人来看不同的演出。可是, 台前的观众看到的都是真实吗? 自媒体不过是把原来的几千个舞台,碎片化成了千万个舞台,它消解了传统的主意识,但它并没有撕掉大幕,反而产生了更多的幕布。真诚的自媒体通过提供真实与智慧进而颠覆传统, 而急功近利的自媒体通过传播粗俗与谣言同样吸引关注。这一切,让看客眼中世界的面目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与充满混乱。”
博客时代,经过残酷生物进化斗争,一次次进化,其中几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微博来了,冰雪开始融化,万物复苏, 自媒体又进入了繁殖的季节。
新媒体时代的大树繁茂出新,微博作为“兄长”为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繁殖环境的庇佑,但直到微信的到来,自媒体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地盘。
写到这里,“假装严谨”的论述了新媒体时代,人人自媒的学术化起源和界定分析~个人感觉还远远不够道出心中所学所想。
由宏观把握到微观建设,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
人人自媒时代如何提升个人品牌的建设?以及都说内容为王,“整理者”在编辑写作中是个什么角色?如何给自己做“媒人”,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给自己“袋盐”?——
这些将是我接下来的公众号推文中想给大家分享和论述的。
人人自媒,欢迎你的关注。
— end —
作者简介:付萍,热爱编辑码字、正能量爱学习的文青妹纸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