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清单】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1)

图片发自简书App


001 投射

婴幼儿时期,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信任和爱的表达方式,都会投射到我们成年之后,成为处理亲密关系的框架。

002 依恋类型

依据人们在关系中的焦虑程度与对关系的回避程度,分为四种: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回避型和恐惧—回避型。

003 相似的“纠葛”

受幼年时期父母对我们的爱和信任的表达方式影响,我们成年后总是不自觉地被特定的人所吸引,感到不安又很难改变。

004 获取的安全

即便早年我们没有从与父母互动中形成安全型依恋,成年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获取安全,而且依恋类型也不是绝对唯一的。

005 获取安全的方式

可以选择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谈一段长期稳定的恋爱,这样能从对方的示范中,尝试模仿。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帮助建立。

006 妈宝男

妈宝男源自不健康的母子关系,是痴迷型母子依恋,把母亲的要求放在所有事情之上,害怕母亲生气或失望。

007 边界

和母亲之间应该有清晰的边界,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有问题时需要沟通和拒绝,双方都能够真诚表达观点,也是更高层次的信任。

008 激活

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激活的关系,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肢体游戏,冲突和冒险都会更激烈,也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锻炼。

009 参与度

童年时期,爸爸参与度较高的孩子,更可能有更高的智商、更少的行为问题,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健康和成年后的亲密关系。

010 精神胚胎

每个人与生俱来自带的气质性格,决定了人格特质的总体趋势和相对位置,但人依然可以是自身人格的塑造者,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