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六年,公号改变命运》,里面提到2018年8月公众号平台已经推出6周年了,还讲了几个微信大号的故事:咪蒙、黎贝卡、沙小皮、罗振宇、张伟、徐沪生……这些人物有的是成名于草莽之间,有的是在之前的行业积累切换赛道获得成功。
每次时代的变迁,都会有一些人打破既有的社会格局体系跑出,为人们所知。脱颖而出的人,放在聚光灯下,受到膜拜,而这些聚集的目光,又能形成正向循环,吸引更多资源,进一步加强成功。
腾讯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把国人的注意力目光,集中到了微信这款应用上,而且理论上,所有人都具备建立相互连接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辅以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力量,得以成倍数地放大。
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涌动的、随时变化的关系,可以通过公众号沉淀下来。人们关注、阅读、评论、互动、传播,从而把注意力聚集在一起。只要出现了聚集,就会出现生意。
这就是一个拼能力与机遇的舞台,每个有聪明才智的人,都有机会在这纷繁的乱象中脱颖而出。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吸引到了关注,最终能持续下来,你就可能成为那个众人景仰的对象。在一段时间内,微信公众平台成为年轻人挑战既有社会秩序的机会。
这种新的产业形态,老家伙们看不懂。所以这几年,最赚钱的往往是在新媒体从业的年轻人。但是慢慢地,主流社会也看懂了,于是窗口期,也慢慢地在减小。现在你要做出一个大号,已经要面对的是资本与资源的竞争了。你可以再想想,最近一年,好像也没有什么新的代表性人物脱颖而出了……
相反,这一年多以来,你在新媒体这个行业,看到最多的反而是“教你如何做新媒体”的内容。这也意味着,那些做新媒体的人,已经很难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于是转而去教别人,让后来者为先行者贡献利润。一场“庞氏骗局”开始。
看那些新媒体成功者的故事,很容易把自己你代入到即将成功的兴奋与错觉中,仿佛认为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投入到新媒体中,成就一番事业,重点是,赚到更多的钱。但是这个世界最有意思的就是,我们只能过单向的人生。那些赚到钱的人,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就红了。
(1) 公众号6周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但是我们要看到的其实还是背后没有改变的地方。
我认识的许多大号博主,能写上百万阅读的文章,而他们在小学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文学创作,新概念拿过奖。在公众号的风潮兴起的时候,很多只是无意开了一个账号,然后意外发现文章火了,于是顺水推舟继续写。
在这个背后,其实还有数量更庞大的群体,也是从小写文章,在新概念比赛也拿到奖,但是却没有写公众号。而如果你不是文艺青年,那你根本就不会知道。
你不能只看到表面涨粉的风光,不能只看到一篇文章十万加的风光,不能只看到一条广告抵你半年工资的华丽,却唯独看不到背后积累的十几年的功夫。
当然还是有人真的看不到。
公众号火了以后,就会出现许多教人写公众号文章的老师。这些人以“写作导师”自居,在公众号上以“赚钱”为噱头,兜售通过写作成名的方法,罗列一堆技巧与干货,淹没了你的视线。但是却唯独不告诉你,背后默默要下的苦功夫。甚至这些导师们,自己也不会下功夫,只是做一些搬运,卖一些体力,混一些圈子,然后通过刷脸,让很多人喊成了大咖。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虽然教人成名,但他们自己没成名。
公众号瞬息万变,但是不变的其实是人性的属性和社会运行的规律。命运可能会变,但是变的其实是外表的那张皮,价值观理念,没有那么容易发生改变。
(2) 公众号6周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但是很多人只是老了6岁而已。
如果用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视角来看,公众号只是一次新内容生产阶级对内容消费阶级的精神与财富掠夺。
那些在舞台上金光闪闪的大V们,无不是依赖于所有关注者们的支持而成。但是当你作为支持者来支持一个人,你要知道,你的支持很可能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个代价中,金钱反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理念。你相信这个人,但是这个人可能反过来干扰你的理念。这是现代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回忆一下这6年,你有没有因为某些公众号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到底是由于你“看”了这些内容,还是因为你“做”了一些事情?往往“看”无法带来改变,由“看”触发的“行动”,才是让我们生活质变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太容易沉迷在纯粹的“阅读”“看”的体验快感中,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被动的内容消费者,而不愿意做一个主动的内容生产者。
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段被剥夺了物质生产资料与生产手段,于是被迫把劳动力出卖给了资本家,后者从而能获得剩余价值。
在公众号时代,有大量的人放弃了自己的主动思考与精神生产力,却将自己的情绪、对世界的理解、理念构成甚至审美,完全交给一个又一个公众大号,由这些人掌控定义。
大号炮制内容,给商业产品导流,做品牌广告,出售付费课程,都可以从读者的注意力里变现。唯独不用太关心的就是读者到底要不要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变化。大号只要负责足够“成功”,制造好光环,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像烧香一样前来膜拜。
我们可以每天看很多“内容”,拥有很多“感动”,情绪被反复“刺激”,参加了各种“众筹”,为不同的大号“打Call”,最后我们只是在手机上显得更优秀,而在实际的生活,并没有实质的变化。但是给你提供内容让你消费的大号,收入却年年提高。这其实是精神世界的无形剥削,但是几乎却没有什么人注意到。
6年过去了,很多人命运改变了,然后有更多的人只是老了6岁,虽然他们看公众号的口味倒是变得更叼钻了。
(3) 公众号6周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但是这6年房价涨得更快。
我们谈区块链改变世界也好,谈公众号改变命运也好,但是永远敌不过一个事实就是,我们的躯体就是活在物理世界而不是手机的网络世界里。既然活着就要找地方住,那房子的话题就会永恒地持续。
不要说公众号6周年改变命运,但是这6年房价上涨的势头,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当然有人的确借助公众号提供服务,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最后买了房子。公众号领域里的创业与创新工作,是为数不多能超越房价增长速度的领域。
我记得6年前我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我租到的小区房价在2万左右。那个时候租房,60平的两居,3000一个月。6年后,同样小区同样的户型,房价已经涨到9万一平。而当人们开始抱怨房价太高、租售比不合理的时候,房租也开始上涨……
我们真实生活空间里缓慢发生的事情,是最深刻的提醒,但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变化。生活总是在一点一滴地时光流逝中,慢慢变化,而更多时候,我们把注意力投入在连接所有人的微信空间的时候,却很容易把这个世界里的故事,当成代替我们真实存在的幻觉。
我觉得,能区分真实与幻觉,这才是改变我们命运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