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之间为什么起绰号?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动机和目的?了解这些,有利于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绰号问题。
一、感觉好玩有趣
孩子年龄小好奇心比较强,很多孩子给别人起外号,并不一定带有侮辱性的目的,而是感觉很有趣。孩子可能会因为口误或谐音(比如黄舒朗--黄鼠狼),就觉得很好笑很好玩,于是就起这个绰号。他们并不是出于某种故意设计的恶意,只是因为年幼无知,不知道给自己起外号这个行为,会伤害到别人,只是一味的觉得好玩,按照自己的感觉直觉去做。
二、关系不好看不顺眼
每个人都不可能在群体中完全受欢迎,特别是小孩子,在学校里会有相处好的朋友,自然也会有相处不好的同学。而两个关系不融洽的孩子,在学校里就经常会发生矛盾,双方之间互相看不顺眼,严重者还会打架。这类孩子就经常会给对方起外号,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不满,同时还间接的告诉其他人,自己与对方不和睦,你们不要跟他玩,否则我不高兴。
三、存心戏弄欺侮
一个群体中,会有弱者,不合群者,班级里总会有这样几名同学,在群体中会被同学们看不起,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们玩做朋友,大家还会排斥他们,疏远他们。而另一些淘气强势的孩子,就会故意给这类学生起外号,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看不起、戏弄、欺负,以体现自己的尊严感和优越感,以叫绰号来取笑同学找乐子。而被戏弄欺负的孩子在群体生活中会很不开心。
四、表示友好亲切
年龄小的孩子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并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些孩子给别人起外号并没有恶意,而是想要引起对方的注意,或者表达自己的亲切感。因此一些孩子会给对方起比较有特色的外号,认为这样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渴望得到他人认同,更会给别人起自己觉得好的绰号以示亲近。至于当事人是否能如期感受到,这个还要另当别论。
起绰号现象比较常见,大部分时候,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是简单而纯粹的,并不是存在那么多恶意和心机。孩子很多时候是因为天真、无知,在非理性的前提下只是因为好玩或跟着起哄,给别人起绰号的。大部分时候只是孩子成长道路上,随着了解加深,关系更好,用某个绰号或代号来体现彼此的亲近。
家长不要过分紧张,理性面对,适当引导,底线约束,让孩子能有意识和能力去面对和处理绰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