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接触单片机这一过程挺戏剧性的。从初中时梦想着以后去读计算机专业,出来当一个改造世界cool cool的程序员,奈何世事不尽人意(其实是比较皮,高中光顾着弄ae,pr,ps等东西了),最后分不够,就选择了现在的电子信息专业。
虽说既来之则安之,但我内心其实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我该好好努力一下,在大一下学期争取拿一个转专业的机会什么的转到计算机去。
机缘巧合之下,c语言的老师发觉我在专业内编程底子不错(目前大学生大一学期c语言成公告科目了),就推荐我到了计算机专业的一个老师之下的拓展班学习。现在我都十分感谢那位老师,涉及隐私我就不提名字了。
见老师那会,恰巧碰上他们开会,我作为新的一员在一旁听着。会议的内容是展示每个人Andorid下开发出来的软件,老师进行一下点拨,协助他们申请个人专利。我霎时对这些学长们投以羡慕,毕竟自己断断续续学了那么久也是停留在做点小程序的程度,完成发布一个产品还没涉及到,我觉得只要我一直待在那,说不定就可以像以前想的那样,几个人的小团队互相交流代码,一起研发一个产品,改变世界什么的。
往后的日子我由于觉得大一的晚自习实在没什么意义(人就在教室那,没作业没老师看,但你必须在,学生会的会来点名,缺了人会扣班级文明分,在他们面前只能傻坐着,手机也不能拿,我感觉这过于形式化了。合计着吧,你要么像高中那会弄点事情做,那样不玩手机也没啥,但你既没事情做,又不给玩手机,集体静坐么?),我遂向老师申请了整个大一的免晚自习,去学长他们的办公室那一起学java(那会老师主张我们都把方向转到移动设备开发上来)。
日子过得跟平稳以及顺利,转眼来到了大一下学期,因为有竞赛的缘故,一天老师问我肯不肯去物联网那边观摩跟随学习下,因为我本身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我当然是很乐意的。结识了一名教授,在训练室那边给他打打下手,确实也认识了不少东西,如:物联网用c#以及Android配合开发,还得连接测试版,组装元件等。那算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软硬结合的魅力。
如期比赛结束后(我不是参赛人员只能在学校等的),电子信息的老师忽然有一天打电话给我,说想要见一见我,打听过我才知道,电信老师需要专业内编程比较好的人,以准备明年的比赛,找了班上不少人,他们都不太擅长但都一致推荐了我。
很谢谢他们。
跟老师谈过后,我就加入他们的单片机队伍,同时跟一个即将毕业的学长学习-stm32。
跟软件班的老师那说明情况后,一段时间软件班的老师将我退群了(老师,虽然我身在单片机,其实我还是喜欢软件开发的!)。
讲了那么多,其实开始写写博客的原因,一方面是想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再者是在博客写一些自己编程软件与单片机的感谢和笔记等,想起一本书说过,不会写博客的程序员不是一个好的颈椎按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