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长久以来并非靠近现代科技而过活。作为一名现代中国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已经不了解自己祖先的生活方式。中国的读书人当中,如今能读英文的远比能读中国古文的要多;未加标点的中国古文,对很多人而言跟天书差不多。情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愿意了解我们的古代文化,也对古代的博物学感兴趣。国学热说明了一些问题,不过,“自然国学”至少现在还没有热起来。作为科学传播之特殊形态的“科普”,自建国以来就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在科普的功利之眼中,是很难看得上《国风·王风·采葛》这样的诗句的: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只有扩展视野,把关注点放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上,我们才能感觉到这样的诗与科学传播有关。说到底,科学传播只是文化传播中的一部分。吟诵这首诗,感受诗人所描述的相思之情,知道月、秋、岁所代表的不同时间尺度,进而再确切了解葛(豆科)、萧(禾本科的荻)、艾(菊科)分别对应于先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植物,不亦乐乎?
读《诗经》,“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是响应孔子的诗教倡导。在高科技的今天,作为个体,尝试一下博物学,很有好处:欣赏大自然,增长见识,保持快乐,提升自己。
修炼博物学有助于“诗意地生活”,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整自己的关注点,至少把十分之一的精力锁定在大自然上,用一颗童心去探索周围的世界,就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著名博物学家E. O.威尔逊说:“什么是博物学?实际上,博物学涉及你周围的一切。它可以是从山巅上眺望的一片森林狭长的远景,可以是围绕在城市街道两旁的一片杂草,可以是一条鲸鱼跃出海面的剪影,也可以是浅塘里水藻上长出的茂盛原生物。相比于虚拟实在,有人更喜爱现实世界。无论怎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无限的活力,等着人们去探索,哪怕只有片刻。至于那些所谓的‘现代科技的奇迹’,我要提醒读者:即使是路边的杂草或者池塘里的原生物,也远比人类发明的任何装置要复杂难解得多。”(转引自莱斯利、罗斯,2008:7,文字略有改动)
现在媒体发达,几乎每天都能得知世界各地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泥石流、雪崩、滑坡等。博物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更重要的是博物学会告诉人们,它们本身并不构成任何灾难,只是地球上极普通的自然过程。严格讲,不应当称“自然灾害”。换一种角度看,几乎每一场所谓的自然灾害都是“人为灾害”,是人不知量力与大自然较劲而最终导致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屡次不吸取教训。明明是断裂带、板块碰撞带,震死了几十万人(近一百年内已经不止一次)之后,仍然要原址重建,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愚昧与自大混合在一起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疯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