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十几年的学,读了上百本的书,到头来,还是被“学习”按在地上摩擦?
真相只有一个,那些被按在地上摩擦的都没有学会如何学习。
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同学特别刻苦,早上天不亮就起来了,晚上宿舍熄灯了,还在楼道里背书,你看着他们心里想着“嗯,年纪第一稳了。”但往往考试排名一出,前几名里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还有一些同学,上课在睡觉、下课在玩耍、从不上自习,一到考试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
为什么会这样?努力的没有回报,偷懒的却取得好成绩。世界当真如此不公平吗?
不,不是这样的。学习这件事看似没道理,其实它是最讲求效率、讲究方法的,一味地死记硬背只能应付一时。在学习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之后,死记硬背就会充分暴露它效率低下、容易忘记、容易混淆的缺点,这时候就需要新的学习策略了。今天要介绍的书是加拿大作者斯科特·杨的《如何高效学习》,他在一年内修完了MIT4年33门课程。
他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整体性学习。
整体性学习的特点:
1.与机械记忆相反,不是简单的拷贝;
2.一种学习理论,与大脑工作原理类似(大脑通过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联系存储信息);
3.采取多种途径综合学习,吸收、整合信息并建立信息网络;
4.不孤立,知识间的联系越多,对知识的记忆越深刻、理解越透彻;
5.假说,用来解释信息是如何被存储的假设。
所以关键就是,给各种信息建立链接,创造知识间相互的联系,创造联系的过程就是整体性学习的策略。
在建立链接的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词:
1.结构(城市):紧密联系的知识,就像在一个城市内部布满了交通网,衡量一个城市的便利程度,就得看这些道路的数量以及有效性。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交通状况,比如北京和太原。
2.模型:压缩信息,简化结构,用关键节点建立结构。
3.高速公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道路,这是高效率的关键。
整体学习的顺序(尽管叫顺序,但完全不用按这个顺序走,但是这每一步都得经历):
1.获取信息,通过阅读或者听讲等活动得到信息的过程,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高低,速度有快慢。
2.理解,对信息传达内容的解读,理解力不同解读不同。
3.拓展,深度拓展(信息内部延伸,对知识背景等的拓展,追求知识的完整性)、横向拓展(与相似事务以及有联系的信息之间建立或者找出联系)、纵向拓展(与无关信息构建链接,内在化和比喻法是策略)。
4.纠错,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的修正。
5.应用,将理论付诸实践,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信息的分类:
1.随意信息,无逻辑、需要死记硬背的信息,比如日期。
2.观点信息,存在争论的信息。
3.过程信息,如何行动的信息,比如如何游泳。
4.具体信息,在实际中可以观察到。
5.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
这部分重点讲述了5类信息的分类,处理这些信息所需的方法以及处理这些信息的难点。
第二部分开始讲述,整体性学习的策略,策略是针对整体性学习的特点,专门总结提炼出来的,对应整体性学习的顺序设置。
整体性学习的策略:
1.快速阅读,针对获取知识,(1)指读法(2)练习阅读法(3)积极阅读法,目的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力。
2.笔记流,一种记笔记的方法,用简单的词写下核心观点,并在核心观点间画上表示他们关系的箭头。分混合型笔记流、课下笔记流、评注流,目的是分辨知识重点,给信息进行分类。
3.比喻,在不熟悉和熟悉的知识间架桥。
4.内在化,视觉化加强版,不仅仅是图像化更要把知识与你的情感、情绪等各种感官联系起来。
5.图表法,分流程图(将过程用逻辑图表串起来)、概念图(将观点内在关系用图表画出来)、图像(用涂鸦代替文字)。
随意信息的处理:
1.联想法,创造顺序(人为建立逻辑关系)→每一项设置一个符号→开始联想。
2.挂钩法,将要记忆的信息与数字联系起来,给数字赋予图像再用图像重现信息。
3.信息压缩术,大量信息压缩为少量信息,可用及艺术、图像联系、笔记压缩法实现。
对我来说,比较新鲜的观点:
1.不要学习,“学习”词义太大、太宽泛,容易吓倒人,替代的是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来代替,阅读3页书,画一张思维导图等。
2.自我教育,这件事是我一直在坚持的事情,有难度有挑战,但也足够有趣。
3.减少挫折的技巧是写下遇到的任何障碍,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挫折的拆解、降维,这是个很棒很有效的建议。
对我而言最大的困难:
1.设置目标。
2.列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项目。
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在理解了整体学习概念的基础上,不断练习整体性学习技术,熟练掌握后进行优化然后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后在所有涉及学习的事项中使用它。
整本书结构清晰,作者以经验分享的方式写作,非常有说服力,这里面提到的概念只有一个就是整体性学习,而具体的策略提到了很多,有些是作者擅长的,有些不是,所以作为读者需要重点把握的部分也是整体性学习的概念,至于具体的策略则要通过不断尝试找出适合自己的,总的一句话就是建立知识间的链接和联系,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