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在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以后几天到除夕以前有扫房的习俗。还记得小时候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规整家里的情形,父亲甚至还会在笤帚上绑一个长长的柄,这样就可以够到房顶。父亲就会拿着这个特制的笤帚粘粘房屋的四个角,几间屋子下来笤帚上真的会有塔灰(方言,室内房顶上或墙上的灰尘,多指从房顶上垂下来的线状的灰尘。)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又到了这个时候,只是现在扫房再也不会有塔灰,过了年马上就要搬到新家,所以趁这个机会把所有的东西整理一番。
自己平时花在整理房间的时间比较少,再加上家里有了孩子后东西真的成倍增加,所以现在面临的任务比较艰巨。看看家里从衣物,日常用品,饰品,玩具,书籍,锅碗瓢盆,电器等等有万余种物品,刚刚升腾起的信心之火又瞬间熄灭了。哎,为了给乔迁的新家以崭新的清爽面貌,不能把这些物件又原样搬过去啊,所以任务再艰巨也得干。
那怎样来开始呢?
首先我确定了自己的目标,经过整理的新家看起来需要整洁,有序。
清爽整洁从心理上会有一种愉悦感,舒适感。有序就会让今后拿取方便,不需要过多占用自己注意力。
整理房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物品要少。
那如何做到少呢?就是要懂得取舍。对现有物品的一个重新选择,以及对以后买东西确立理性原则,理性买。
通过敬子的整理收纳课,扔东西有五个标准。用这五个标准对现有物品进行重新审视,有意识地进行取舍。这五个标准为:一年没用过;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不心动。先看中间三个原则,不需要,不舒服,不合适的物品很显然是最应该直接舍弃的。不心动应该是在审美上疲劳,已经没有砰然心喜的感觉,如果已经有了同类可替换物品,大抵可以舍弃,如果还没有,可以继续保留,直到有了可替换物品。一年没用过,这个标准不是说用这个标准直接决定物品的去留,而是个提醒功能,要重新审视这个物品了,看是什么原因这么久没用过。通过这五个标准,整理了大部分东西,但也有一部分可能你还是不知道怎么办,没关系,可以把这个东西拿出来,放到最后再来斟酌。
通过刚才的选择,就把所有的东西分成了去,留,待定三类。先把准备丢掉的东西处理掉,这在物理上可以释放很多空间,自己也觉得舒服很多。可以直接丢掉,可以卖二手,也可以捐出去。像有些能利用的衣服把它放在小区衣物回收站了,家里用不到的一张床,准备卖二手。总之这部分东西应该是尽快马上处理掉,不应该再占用自己过多注意力。
在整理的过程中,为了从全局把握,掌握同种东西到底有多少,以及状况。应该按整理流程:分类、集中、分拣、处理四个步骤来。
可以先按最容易辨认的类别来,衣物、书籍、文件、饮食物品、清洁物品,除了上面五类,你会发现有些很难分类,例如,药品、文具等等,难以归到上面,那就叫做“不可描述物品”。还有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寄托着某种情感的物品,这部分物品课程里叫做人生物品。
有了分类之后就要把这一类所有的都集中起来,通过“五个标准”来进行分拣,最后经过处理留下来的就是自己保留的物品了。
经过上述的整理过程,对于保留下来的物品就要进行收纳了。收纳的过程就是让它们有序的进行排列,方便拿取。收纳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收纳工具,有存储类的:各种收纳箱,收纳包,有日常拿取用的,替换瓶,收纳筐。
经过这一番整理收纳,在以后拿取的时候要及时归位,为了便于记忆,还可以制作标签。整理收纳的过程不单单是把物品进行了规整,其实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更宜居的环境,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心理上的幸福感来源于对物品的掌控。
为了增加幸福感,人人都需要给自己的空间做一次全面整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