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解决”成“问题”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本来是一种普通困难,大多数人都碰到或者很可能会碰到,然而通过所谓“解决”,使困难变成了“问题”,反复“解决”,“问题”便持续存在了下去。

当碰到普通困难时,其所以变成“问题”,或者持续存在,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未能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对发生的困难没引起注意,似乎什么事都没有,根本不在乎。

例如,孩子整天读书,不做游戏,不跟同龄人交往,父母不认为是个问题,时间长了,孩子长大了,便成为了问题。又例如,孩子过分依赖父母,父母并不认为这是需要及时纠正的不良行为模式,反而认为孩子乖、听话、老实,是个好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再怎么鼓励、教育他要自力更生,也都晚了,不起作用了,成了问题。

二,不应该采取的行动却采取了。其通常基于这样的假设:“不应该这样!”

例如,儿童顽皮淘气,父母反复教训、斥责、打骂,非让他规规矩矩不可,结果可想而知,孩子长大后条条框框的思想束缚太多,什么事也不能越雷池半步。又例如,青春期对异性发生兴趣,本来很正常的事情,父母严加斥责、辱骂,甚至限制自由,连普通有恋爱内容的小说、电视都不许看,结果造成严重的性压抑和不健康甚至病态的性心理、性行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采取了不恰当的行动。之所以不恰当,是因为这个行动不适合这种情况。

例如某人因故一段时期心情不好,家人用各种办法想使他高兴,但他高兴不起来,结果心情更加不好。家人的帮助意味着一种要求,要求他高兴起来,但他做不到。本来病人只是一种短暂的心情低落,不久会自然缓解,可由于达不到家人的期望而产生了失败感、无能感,甚至感到对不起全家人如此殷切的关怀,内疚也跟着出现了,终于变成了抑郁症,且迁延不愈。

这就是好心办坏事的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再比如,有一位女士的丈夫不幸因车祸身亡,这位女士处于悲痛之中,她的亲戚朋友前来看望,纷纷表达对死者的惋惜,对她不幸的同情,结果导致该女士疯了。本来这位女士可以从悲痛中自行缓解,可是由于这些亲戚朋友的不断强化,加重了她的悲伤、痛苦,以致通过疯来逃脱。

比如上网成瘾的孩子,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本来是普遍现象,上网吧也是很多孩子的行为。然而有的家长如同大难临头,连打带骂、威逼利诱,家庭成员轮番上阵批评说教,请一对一的辅导老师补课。当各种办法都用了,仍阻止不了孩子上网时,家长哎声叹气,通过感情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感到无能、内疚,孩子只有通过网游才能有片刻的放松,满足自己轻松、成就感的价值需要。家长一系列不恰当的行动,让正常的上网成了网瘾,并保持了下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结果让困难变成了“问题”。当然这个管与不管、管到什么程度是个相当难把握的度,还需要自己不断的觉察、反思,跳出局限看问题也许会更清晰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道形图阅读 346评论 0 6
  •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余华的《活着》,在看之前我对这本书没有任何了解,但是开始看的时候突然发现高中做的一篇阅读好像就是...
    Tris1997阅读 482评论 0 1
  • 我以为我还年少,可是时间不那么认为。时间改变了我,曾经无忧的少年,如今满是愁容?听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存在价值,因而...
    为自己而活为死而生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