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防火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痛点和难点,思考、谋划、推进林业建设,护林防火是一道无法绕开的坎。近日听了《灰犀牛》一书的解读,认识护林防火工作又有了新的角度。
“灰犀牛事件”是相对“黑天鹅事件”而言,比喻的是一类潜在危机,特点是大概率且影响巨大,不是随机突发,而是在一系列警示信号和迹象之后出现的事件。比如,面对暴风雨来临的不断提醒,总有人想着和自己无关,怀着侥幸的心理,发生意外,出现伤亡;明明知道酒后开车后果严重,可总有人不听劝告,常常以身试法,痛尝苦果之后追悔莫及。
人们都知道林地周边用火不当,但总有人不听劝告,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擅自用火,引发山林火灾,造成不可估量损失。部分从业者,在认识、掌控、处置、善后等方面存在误区,往往小火情造成大灾害、大影响。由此来看,护林防火就是“灰犀牛事件”。
《灰犀牛》一书中,将“灰犀牛事件”划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否认事实、得过且过、诊断延误、恐慌、匆忙应对和自我崩溃。
在护林防火工作中,也存在五个类似的表现。一是主观上不乐意,大多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虽迫于压力接受,但一有机会便往外推;二是主动性差,不积极不主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是心中无数,不深入一线,不深入山间、林间,基本情况不了解、不清楚;四是内心焦虑,在护林防火期间,精神紧张,担心意外情况发生;五是无头绪应对,一旦发生火情,不沉着、不冷静,瞎指挥、乱指挥。
灰犀牛游猎攻略有五点,承认危机存在、准确定义事件性质、制定计划并执行、不浪费危机、及早观察。
受此启发,护林防火工作,也要从五个方面努力。一是主动应对,要克服主观上的消极和被动因素,积极、主动工作;二是掌握实情,深入山林一线,调查山情、林情、道路、地形、地势等实际情况;三是制定方案,根据掌握的一手资料,确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情况,心中有谱,措施得当;四是加强演练,对队伍要定期训练,提升素质;五是有效预防,注重日常工作,发现苗头性情况和问题及时处置。
对我们而言,将护林防火这个“灰犀牛事件”变为“黑天鹅事件”,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探索,需要持续付出智慧、勤奋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