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看,你是否有下面的情况:
1.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哪怕这评价没有依据;
2.与别人相处时很难说不,生怕因此关系变差;
3.希望别人照你说的做,如果不的话就很气愤;
4.别人向你询问建议后而没有采纳,心里就不爽;
5.对于别人的事,过分关心,而忘记这件事压根不应该你来管;
如果有两项以上符合的话,那我建议你继续往下看。因为大多数无谓的痛苦,都是因为没有正确的心理边界。
什么是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是一个人区分内部和外在的基本认知。想象你画一个圈,圈的内部,是自己,圈的外部是外部世界,包括你的伴侣、孩子、父母、天气等等。
一个有边界的人,当面对越界的控制,会坚决的说“不”。为别人提建议时,懂得尊重别人的看法和决定,会合理的表达自己的建议但不强求。
而没有边界的人,要么是一味顺从,总觉得愧疚或者总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要么是不尊重别人,会侵略性或操纵性的企图控制他人的生活。
然而每个人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为,如果把自己的期望放到了不可控的外部世界,就会屡屡受挫,抱怨、愤恨。这种边界缺失,往往对外人表现并不明显,对越是亲近的人,反而影响越大,很多家庭悲剧的也来源于此。
前段时间听到朋友说一个故事:他的父亲,对外人可以和颜悦色,但是对家人说话却大多都是祈使句。家里的大小事情都得随他心意,否则动不动就是咬牙切齿的咒骂、呵斥。前段时间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和儿媳妇有不一样的意见,就对儿媳妇破口大骂。我朋友试图和他父亲理论时,他父亲却说:“老子都是为你们好,真要对外人,老子还懒得操那份心,老子有什么错!”。
他的父亲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大的错就是随意侵犯了别人的边界,不应该由他来决定的事情,非要企图操纵,失败后更是恼羞成怒,随意辱骂别人。这种看似源于小事的纠纷,往往会变成家庭的关系破裂的重要导火索。
在中国,尤其是低教育程度群体,以家庭为单位的组织内,界限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
从早期教育就是如此。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却看着心疼,立刻过去扶起,其实,这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一步步缺失。
孩子慢慢成年了,独立意识开始强化,觉得上什么学校是自己的事,和谁谈恋爱是自己的事,嫁给谁,娶谁是自己的事,但很遗憾,和父母的界限被打破已有多年。关乎高考志愿、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也不仅仅是父母的事,还是七姑八姨的事,那份关切似乎全是他们自己的事,看似是一份帮助,一份关心,但却是害了孩子,因为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要娶要嫁的人,把孩子的恋人当成了自己要嫁要娶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拿出来,努力的充满热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见最终得以实施。
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恋人互动。每天计较着你对你家好还是对我家好,两个人的婚姻中,要掺杂进去两个家族的种种纠缠,如何幸福?当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于是他或她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自己的孩子互动。什么时候才是结束?
更可怕的是,这种侵犯的外面,往往包裹着“善意”的外衣,让侵犯者可以理直气壮的对别人的界限视而不见。自由主义大师海耶克曾经说:“通往地狱之路,通常是由善意铺成的。”此处可见一斑。
如何建立正确的心理边界?
最重要的就是对事请进行界定。分清楚事情的主体人是谁:
如果主体是你自己,那就要保护自己的边界不被侵犯,要明白最终承担后果的是自己,因此做决定的时候尽管可以跟多数人谈,征求少数人建议,但是最终要自己做决定,别人的意见要谨慎采纳,因为你一但采纳,后果发生后,很可能会不自觉的把责任转移给提建议的人。对于自己的事,遇到别人的建议或者侵犯坚决、及时的说“不,我来决定”是建立边界的第一步。
如果主体不是你自己,就要明白自己只是建议者。当事人才是会对事情负责人的人。提建议最好多说事实,少提观点,不要说你希望如何,尤其不能带上个人情绪。如果你有当事人所不了解的事实时,可以告诉他,让他决断。除此以外,尽量不要对成年人提任何建议。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最好的选择,何况不是你来负责任。不干涉别人的决定,是建立边界的另一步。
建立正确的心理边界,不要替他人痛苦,也不要给别人带来痛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相信你会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