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你就能注意到时间的流逝,甚至你能听得到它流逝的声音。
前几天回家的时候,发现楼下有一个收废品的车子。我想起我们家里有橙子小学阶段用过的好几大叠旧本子,之前收好了一直堆放在那里,怪碍事的。我想着把它们卖掉,也许能给橙子换个雪糕钱。收废品的是个六十多岁的阿姨,她捆好旧本子后,要用电梯运下去的时候对我说:“小妹,我胳膊疼,帮我搬进去一下。”突然间,我愣了一下,已经有好久没有人叫我“小妹”了,我已经不是小妹好多年。
二十一年前,我从当年洋浦那个简陋、泥泞的汽车站下了大巴车,立刻就围上来好几辆偏三轮,后来我知道它们在这里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风彩车”。风彩车上整个头蒙得只剩两只眼睛的女司机们疯狂地招揽生意,她们大声地喊我:“小妹,去哪里?坐我的车吧!”当时我只想着坐上一辆车去往最后的目的地就行,便随便上了一辆风彩车,反正她们都蒙着脸,我也没法看出来哪个和气些,哪个更面善。
当天晚上和同事们一起出来买生活用品的时候,我才注意到不管走到哪里,他们都叫我们“小妹”。说实话,我很不习惯这个称呼,因为在我过去的生活环境中“妹”算是个特定的称呼,并不是随便用来称呼人的,这个称呼让我听起来感觉很奇怪。慢慢地我明白了,在洋浦这个地方称呼年轻的女孩子为“小妹”,称呼年轻的男孩子为“小弟”。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接受了“小妹”这个称呼。
开始被称为“阿姨”,是一些孩子叫起来的。最开始,孩子们见到我叫我“姐姐”,不知道是从哪个时间起,是哪个孩子第一次叫我“阿姨”,之后叫我阿姨的孩子就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孩子们是最有灵性的,他们最能感知到时间在人面容上的变化,也能感知到一个人身上气质的改变。其实当年孩子们第一次叫我阿姨的时候,我依然很年轻,可他们就是有那种能力区分哪些是年轻的阿姨,哪些是更年轻的姐姐。可是一群年轻姑娘走过来的时候,被叫姐姐的很开心,而被叫阿姨的就免不了失落了。可是被叫“阿姨”久了,也慢慢习惯了。后来,自己手里也抱着个小孩子的时候,听到“阿姨”这个称呼就更坦然了。
虽然接受了“阿姨”这个称呼,那也仅限于小孩子们,但是被明显比自己大很多的人叫阿姨的时候,还是震惊的,难过的。心中自忖:“难道我就那么老了?!比我眼前的这个人还老?”起先是被叫一次,就伤心一次。有一次我突然就想通了,这些年岁大的人叫我“阿姨”,其实是站在他们的孙子孙女的角度称呼的。以他们的年龄他们觉得再叫我小妹不太合适,因为我毕竟已经不再如小妹那么年轻,而他们又找不到一个更适合的称呼来叫我。所以,若你刚来洋浦又被一个明显比你年纪大很多的人称呼为“阿姨”,请别伤心,他们只是不知道该叫你什么好。
现在出门,除了有些人孩子叫我阿姨,还有些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叫我“大姐”。虽然也是叫“姐”,但“大姐”和“姐姐”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这两个称呼隔着二十年的距离。虽说是被叫了“大姐”,你也应该依然感到开心,毕竟还没被叫“大妈”。其实这波叫我大姐的年轻人,在十年、二十年前,也曾叫过我“姐姐”和“阿姨”。他们也从小孩子变成了大人,我也不能再随便称呼他们“小朋友”了。再过个十几年、二十年,他们又改叫回我“阿姨”了。再这之后,除了你的同龄人,其它人都叫你“奶奶”或“老奶奶”的时候,那么你就真的老了。
所以,我说时间并不是悄悄流逝的,它一直在提醒我们,白了的头发和爬上脸的皱纹是对你的提醒,这些叫过去又叫回来的称呼,也是对你的提醒。其实,人的成长过程很慢,衰老过程也很慢,真正年轻的时候也就那么几年。这会给你一种感觉:刚长大没多久,就开始衰老了。
我们人生的前半程盼望着长大,后半程巴望着不要衰老。其实你想通了就会感到庆幸,时间让你完整地体验到成长和衰老的过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林妹妹就不曾衰老过,可我们读完《红楼梦》的时候满心都是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