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考试,学生就会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考前经历。考试结束,又会分享那首风靡考试圈的歌曲——“凉凉”。收到成绩,发现身边都是比自己高分的同学……
回顾考试,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考试成绩公布,老师请你到办公室谈话:“同学,你成绩怎么退步了呢?前段时间小B成绩跟你一样,现在进步到了班级前三balabala”
当你带着试卷回家时,家长会说:“你看你同学,班级排名第一,每天读书都那么努力,你要向他(她)学习啊balabala”
在你收到成绩时,得知你的好朋友成绩又比你高出几分,心里想:“为什么我这次已经那么努力了,成绩还是比他低?”
是的,你正在被迫地去面对一个不理想的结果。
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很多同学都会陷入一个似乎无解的循环: 将自己的成绩和身边的同学对比,告诉自己应该努力。
接着,无论接下来是否付出行动,是否做出改变,在下次考试来临之际,依然会无可奈何地选择“佛系考试”。结果,“凉凉”再次响起,又一次的家长,老师谈话,又一次的成绩对比……
但,这样的循环,一次次的失败,一轮轮的打击,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吗?
一定不是的。
然而,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却经常出现这样不结合自身学习情况的盲目对比。
比如,在班级排名靠后的同学,和班级里年段排名靠前的同学相对比,仅仅因为两者之间的感情关系密切;在A学校的同学和自己亲密的朋友B(另一个学校)的同学相对比;在同班同学中成绩与自己成绩接近的同学对比,却忽略了自身知识积累的差距。总之,盲目的对比可以理解为:个人主观地忽略对比的对象与自己实际差距,或仅以感情关系作为选择对比对象的标准,进行的单一领域(成绩)的对比。
那么,在这段对比的过程中,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会让结果如此地不堪呢?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在这段对比中所收到的信息。
客观事实包括:成绩优秀的同学的分数,排名。主观事实包括: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成绩的担忧和劝勉,以及自己心中面对成绩的压力。
在此时,不理想的成绩是一个负面的信息(低于预期或者持续降低),我们的大脑对于负面信息往往会产生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已经在影响大脑,我们所进行的思考就会缺失理性。进而,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和做出的决定,往往也是不全面的和缺少实操性的。
因此,在盲目对比的影响下,我们容易进入三种导致我们不断失败的状态。
第一种,是焦虑。
不理想的成绩引起了我们大脑的关注,因为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消除大脑的压力,所以焦虑在这时就顺应地产生了。
焦虑的来源,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我们不确定我们付出怎样的努力,用怎样的方式能提升成绩。大脑是趋向于稳定的,当大脑收到焦虑的讯号时,会及时地产生反应。
为了消除这样的焦虑,我们倾向于加速行动,用行动来缓解我们大脑的焦虑感。因此,我们开始快速制定目标。比如,下次单元考班级前十,下次考试超过自己的同桌,等等。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制定的目标和规划都难以实现,我们在付诸行动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阻碍。比如,参加社团活动,没时间完成作业; 和老师谈话,或者讨论题目,当天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等等。
在焦虑的状态下,我们容易忽略思考和分析这个环节,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行动计划。事实证明,在实际行动的时候,我们都会因为种种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原计划一次次地失败。
由此可见,焦虑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盲目的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最终形成消极的循环。
第二种,是自我怀疑。
当家长和老师不断地将我们和不同的同学进行对比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在缺少积极的沟通的情况下,我们仅能根据已有的信息作出判断。在此时,因为恐慌情绪的产生,我们很有可能作出怀疑自己学习能力的判断。
因为连续性的盲目对比,我们的大脑受到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在缺乏理性思考的情况下,我们容易失去理性分析的能力。我们会只关注成绩优秀的同学的成绩以及平时我们所能看到的情况,容易忽视这些同学在独自学习期间对学习任务的投入和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忽略了以上的因素,我们很容易将成绩优秀同学的成功简单归因为他们的学习天赋比我们强等缺乏全面了解的理由。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希望为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说服自己不必做出改变和努力。
这样的做法,被称为【简单归因】。也就是说,在论证中忽略大部分影响结果的因素,仅选择其中一个原因进行归纳,得出的结论自然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富兰克林说: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充分的信心,甚至以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
第三种,反感。
当我们受到频繁的重复性的对比时,我们还会感到反感。反感的内容首先是来自家长或老师重复性的话语,其次,是对同一个事实的不断重复。
比如,当A同学的数学成绩在第一次下降时,老师请他谈话,话语中频繁出现这样的内容“B同学的数学成绩比你高,他每节课下课都来问问题,每次作业都按时完成。你却经常都没有及时完成’’。第二次,第三次成绩下降时,老师重复同样的事例来敦促A同学学习。
可想而知,A同学沉浸在这样的重复性话语中,很容易对家长和父母的关心进行曲解,难以真正重视自己成绩低的事实。因为对谈话内容的反感,所以这个话题成为A同学心中不愿意接触和面对的话题。在谈话结束后,A同学倾向于对忽视成绩的重要性,以摆脱心理上对负面信息困扰。
在情绪的影响下,我们很有可能会因此把反感归结到父母或者老师身上。当谈话时间变长,我们在反感情绪的作用下,很可能会大量地忽视谈话的内容,对父母和老师的建议难以接受,甚至产生抗拒。
家长和老师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谈话和对比,让我们重视自己学习成绩下降或者持续低下的事实。然而,有些老师和家长们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表达逻辑的情况下,重复讲述同一个事例,由此引发我们一定程度上的抵触。
一旦反感的情绪产生,我们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度就会降低,对成绩的重视程度也会随之下降。
所以,反感的情绪会减弱我们对学习成绩的重视度,进而偏离学习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不理想的成绩呢?
对老师和家长来说,有两个建议
1.在沟通当中注重引导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很可能会让沟通对象产生抵触的心理。
学生在面对不理想成绩的时候,往往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拥有自信心的基础上去面对成绩,才能正确有效地分析问题。
在沟通的时候,引导学生自我表达,以倾听者的身份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考试前的学习方法,学习状态。当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后,在心理压力能得到有效释放,也能收获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能更好地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去面对成绩
2.客观地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
进行对比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重视自己的成绩。在需要进行成绩对比时,以展示数据的形式传递信息,减少个人的主观认识,让事实本身有效地被接收和理解。
当家长和老师对于学生的成绩有预期(心里对结果的预估),不理想成绩的出现会打破这个预期。所以在沟通的时候,家长很可能会加入自己对于成绩的不满情绪,产生对事情主观的判断,影响家长和老师对成绩的客观分析。
因此建议在沟通之前,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平复自己的情绪,以理性的态度和学生交流,这样能让沟通更加顺利。
客观地分析成绩,首先需要把自己的观点和客观事实区分开来。
比如,在谈论其他同学成绩的时候,需要把成绩本身,以及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与自己对学生的建议区分开来。在学生表现出对成绩重视的态度后,应该适当弱化成绩对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后,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学生分享,充分地运用有力的事实论据,找出问题的原因。在学生认同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协助学生一起制定目标,提出适合学生目前情况的学习方案。
对于学生来说,有三个建议:
1.分析成绩产生的原因
成绩代表了现阶段学生对各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水平。学生需要关注的,应该是隐藏在成绩背后,自己对该科目的学习水平。因为对成绩拥有正确的认识,是做出改变的前提。
回顾自己之前的学习安排,找出并记录下自己状态不好(难以投入学习)的时间段。结合这段时间发生的情况,分析主观原因(疲劳,厌倦等状态)和客观事实(原计划之外的事情),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
通过文字或表格记录的形式把原因记录下来,这能够将问题可视化,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
2.给自己合适的定位
在认识自己各方面的学习水平后,对各个科目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分数。
分析自己的各科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度,课堂专注度,科目兴趣度,考试平均分为衡量标准。根据这些因素,预估自己在付出一阶段的努力后能达到的分数。
在定位时,不能忽略自身实际水平,去按照其他同学的学习成绩盲目地给自己制定目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自身情况(平均分,对科目的兴趣程度等)来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3.制定明确的目标
遵循SMART法则合理制定目标
目标原则:
1)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最后,希望大家合理地认识成绩,不盲目进行对比,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预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