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 观后感

最近身边的妈妈们都在谈论说一定要带孩子去看长安三万里。我也是做足了功课要去看看的。

据说是讲李白,对于李白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个神话人物,那么多潇洒的诗歌是如何做出来的?他可以让高力士给他捧靴,让贵妃给他研墨,这是怎样的人物待遇呀。还有高适,那一句“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还是从儿子的课本中重新认识到的,这个人又是如何的口吐狂言,天下人都要认识他呢。

今天这个电影,真的是补充了这个知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两个人。

电影从高适的角度回忆了李白的一生。原来两个人是好朋友。高适和李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以至于电影结束后,我在想人到底是喜欢李白还是高适。高适是一个务实主义者。在盛世大唐,他怀才不遇,但是知道勤能补拙。后安史之乱,他才得以施展才华。在那个人人都会写诗的时代,高适和王昌龄等并成为边塞诗人,成为唐朝诗人中功名最高的那位。高适无疑是那位居安思危,脚踏实地的那个留下来收拾残局的人。他看不惯李白的声色犬马,物欲横流,但同时又被情谊和李白的才气折服,两人这样的情谊在今日荧幕上令人唏嘘不已,至少我是赞叹和羡慕的。

李白这个一出场就是华贵的白衣翩翩的少年,他是一个天才少年,会剑术,会相扑,会禽类的召唤术,是谪仙人。他放荡不羁,追求自由,可能是跟他最初的家庭有关,他不为生计所困,他可以无限接近权贵。他的好友孟浩然很是懂他,认可他入赘,知道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是需要金钱支撑的,所以他的两段入赘经历让他一生也就不为生活所困。至于后来他投奔永王,他去求仙问道,在千年后的今天没有那么的重要了。人们小时候是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开始的文化启蒙,青年时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中年时候不惑之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释然。李白用他千年不衰的诗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所羡慕的是他在遇到问题时候那种毫不在意的态度,人生何必纠结呢。

我以为我是高适,普通的下等人,口吃还笨拙,勤能补拙。可是在李白看来,李白觉得高适是一只大鹏。也许在李白眼里,人人都可以是大鹏。曾经我也是这样以为,我也会成为一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残忍的生活,让李白长出来啤酒肚,让高适眼角的皱纹如此明显。

我可以是高适,但是心中却藏着李白,终究会为着李白而不失热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刘莹静阅读 3,947评论 0 1
  • 看完《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后,我们饱览了它的浪漫、才情。 高适小的时候,比他们家乡里的人都笨,不仅口吃,武功很差,...
    月球上的小作家阅读 1,625评论 0 12
  • 为什么我破天荒的下午就更新简书呢?因为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反应,让我重新认识了李白这个人物,之前我们只是见到了...
    航h阅读 1,911评论 0 0
  • 你或许以为唐诗只是一个符号、一道试题、一个虚无缥缈的历史,然而,对于那个时代,唐诗却是一段人生、一份情谊、一颗赤诚...
    青风竹韵阅读 3,421评论 0 1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这首《将进酒》让我感受到了李白的豪情壮志,不禁想起了《...
    雷庚泽就是我阅读 1,52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