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优秀的墨属于徽墨,它成名于南唐后主李煜时期。它出产于安徽歙县。
古老相传,制墨大师奚超父子为躲避唐末的战乱逃难到徽州,发现徽州古松的质地比北方还要优良,于是按照“松烟一斤,珍珠,玉屑、龙脑各一两,和以生漆,杵十万拧”的配方制作徽墨,经过如此昂贵的材料和复杂的制作工序,制作成功了“落纸如漆、万载存真”的顶级名墨,李煜喜欢的爱不释手,徽墨于是名声大噪,成为中国墨的最优秀代表。
现在的徽州,最好的徽墨是传承与乾隆年间的“胡开文”。胡开文是乾隆年间的著名商人,他的制作方法不留纸面,依靠口口相传,享誉中国。
上世纪50年代,歙县四家最优秀的徽墨作坊合并,并收归国有改名为国营歙县徽墨厂。
如今的国营歙县徽墨厂,依然坚守着古法制墨,大部分工序依然是师傅手工,很少使用机器。
徽墨制墨分为点烟,和料,压模,晾干,挫边,描金。比如压模时,制墨师会利用杠杆原理,坐在长木条一端,猛然把一两一下的墨压进模具。
墨制好后要晾干,为了防止变形,要用白色绵纸垂直悬挂在木条上;师傅们使用的模具,很多还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南方天气潮湿,晾干一两的徽墨需要六个月,二两的需要八个月。
然而现在徽墨面临着彻底断绝传承的危险。一是徽墨不赚钱。
网上很多打着胡开文旗号的淘宝店赚的盆满钵满,然而国营歙县徽墨厂是国有企业,严格按规矩定价,出厂价才两块五毛,很多老师傅辛辛苦苦一辈子,落下满身病根,却根本赚不到钱。第二是年轻人不愿意吃苦,制墨实在是太苦了,没有年轻人愿意干。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做假墨既轻松又赚钱。
现在人买名贵徽墨根本不是为了用,而是为了附庸风雅,摆在书房里给外人看,于是商家用石膏和水泥做成假的徽墨,然后以真墨价钱卖,非常赚钱,而且买家因为不用,根本不会发现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