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2016年,我曾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周围的人都在朋友圈里晒旅途的美景、晒孩子的笑脸、晒一次聚会,晒一些家常里短琐琐碎碎?周围的人都这么做,应该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看了别人的生活之后,再生活给别人看,那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没有看完罗胖五个小时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但他开场白中的一句话正好回答了我思考的那个问题,让我感触颇深:“你们哪里是来听什么演讲,你们无非是在时间的长河当中,给自己找一个时间的标识,这是你们独特的跨年方式。”罗胖的确很牛,一句话就说到了世人的心坎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明显大幅提升了,直到上初中时,我仍然对时间几乎没有什么感觉,根本不知道,也不会想去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只是在看课程表时才知道是星期几,到了放寒暑假时,就连星期几都搞不清楚了,所以也有“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的错觉。而如今,真真切切体会到“时间飞逝”的感觉,感觉2017年才开始,却已经过了两个月了。对时间的感知能力的提升,能让人懂得珍惜时间,同时也增加着我的焦虑。我想人们也都大致如此吧!焦虑时间过得太快,尤其是美好的时光过得更快,于是把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让瞬间变成永恒,就是人们进行的自我安慰。所以,用不着拿“不懂内涵,只会拍照”这样刻薄地语言来鄙视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拍照的人,因为那已然成为了一种仪式,那些生活的有仪式感的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也一定更强。其实他们哪里是为了晒图分享,只是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找一个时间时间的标识!
对时间的感知带来的焦虑,有时候会让我失眠。丁酉大年初一凌晨六点,在新疆,距离天亮还有至少三个小时,我猛然清醒,睡意全无,窗外漆黑一篇,世界寂静的像一座空城。这个本身已经被标记过的特殊时间,由于我被李笑来的几句话戳中痛点而再次被标记。我拿出手机,打开得到,无意间就翻阅到李笑来的付费订阅----《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其中一篇免费试读文章,名为《出售时间之前你要牢记的三条铁律》,且摘录其中几句与各位看官分享: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就是某个人再也用不着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在你不得不用自己的时间为生活必需做交换的阶段,千万不要把一份工作随便想成一份工作,而真的在卖命。时间即生命,“卖命”实在是一个深刻的描述,不是吗?...铁律一;成长才是根本关键,成功不是终点,那也只是众多里程碑中的一个而已...;还有一种和走向财富自由里程碑矛盾的,而且是迷惑性更大的,就是所谓稳定(可能还颇高薪)的工作。细想一下,稳定如同一张温床,不需要突破,也就不需要成长,不需要进一步学习...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公务员,但我得残忍地举另外一个例子: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工作的稳定本质决定了整个行业的人只要稳定的教那些几十年不变的课本....(想看全文,可以在得到APP上找到,另外说明,本人即中学教师一枚。)
的确,时间即生命,我们在卖命,大部分人还要再卖几十年,大年初一半夜看到这么痛的领悟,哪里还有什么过年的喜悦,只感到迷茫与悲哀。
于是我打开喜马拉雅,想搜索全文,却意外找到了李笑来的另外两本书《做时间的朋友》和《七年就是一辈子》。大年初一,只用一天时间就听完了《七年就是一辈子》,感谢西风的朗读,让我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为2017年做了一个重要的时间标识。
关注成长比关注成功更重要,成长只有一个途径,即坚持积累。
那就从今天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