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远,行至将近;步虽小,恒而能达。——全国第十届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与职业幸福创造论坛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2021年4月17日,一群怀揣着教育梦想的岚山教育人齐聚在玉泉实验中学,参加全国第十届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与职业幸福创造论坛,在这里扬帆起航,共同成长。区教体局的“请进来”的培训方式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著名教育专家、山东教育社编审、原总编辑陶继新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路径与生命成长的不二方法”的分享报告,带领着我们开启了破冰之旅。整个讲座过程中,陶老师有针对性的列举了众多实例,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时而与现场听众互动,场面热烈。陶老师亲切和蔼又博才多识且内心丰盈,他强调教师要用“书卷气息”濡染第二生命。做教育是教师的第二生命,而终身阅读是为师之本。面对繁杂的事务,我们绝大多数人往往纠缠陷于紧张的忙碌之中,读书的教师很少,而真正在坚持用心读书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在全民阅读的时代,我们整天要求学生多读书,却忽略了自己心灵的修行,时间往往在刷朋友圈、短视频中不经意的溜走,留下的唯有感官的直接刺激与心灵的一片空白。多读书,读好书无疑是教师存在和发展的必须。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一生也只是一个教师,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读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更需要书籍的浸润,感受书籍的魅力,得到精神上的提升,净化心灵,修身养性。


路虽远,行至将近;步虽小,恒而能达。玉泉实验中学李明尚校长带领玉泉教育团队述说着教师学生行走方式发生的改变,讲述着榜样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玉泉师生在教育之路上大步向前,铸造辉煌成就的过程。李校长目标明确,信心坚定,他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教育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如现眼前。相信我们有本地示范学校的引领,有榜样教师的带动,我们的学校也一定能在这暖意的春夏之交绽放绿意。

教育就是与美相遇,让自己变得更美,也成全他人的美,这是教育的可贵之处,也是教育的高贵所在。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合起来的,如何把班级建设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的先进班集体,落实这一目标就得依靠班主任。为了这个目标,就得培养一批有责任心、会管理的班主任。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班级管理更加有效,如何让我们的班主任的工作变得轻松快乐呢?山东省优秀班主任董向东老师从系统的视觉剖析班级,用系统的方法构建班级,用系统的思维优化班级3个方面向我们阐释了提升班级建设和班主任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我们的班主任思维往往局限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缺乏对教育内涵的敏感,缺乏对班级这一组织之育人价值的认识。班级管理的工作目标不应仅仅定位于管理班级秩序,更要通过班级岗位建设、小干部培养、文化布置及班级主题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与提升能力的机会。

郑立平老师“像教育家一样工作和生活”的教育信条,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和强烈的震撼。当我们在感叹郑老师为何如此优秀时,殊不知成功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与孜孜不倦的努力。郑老师的报告让我体会到“教育家”不应该只是遥不可及的星星,而应该是一个个脚踏实地的执着身影;“教育家”不应该只是一个标签或称号,而应该是一个成长的方向和过程;“教育家”不应该是一个僵化的评价标准,而应该活在每一个教育者心中,活在苦辣酸甜交织相溶的教育日常生活之中。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每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教师都应该有这样的梦。追梦的路上,就必然需要我们不断对自我进行审视和反思。教育就是点亮心灯,用自己手中的火把点亮更多的希望,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快速地实现专业成长,让更多的人来将教育的火炬幸福地传递,就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首要担当。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让自己变得更好。期待着我们在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中快速成长,并能迅速地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