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最大的软肋就是交易安全和系统安全,被盗币,就会被倒闭,就会被跑路,哪家交易所没有被“偷”过?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割韭菜鄙视链》:
在“币圈”江湖,所有的玩家构成了割韭菜的完整“鄙视链”。
鄙视链的头把交椅当仁不让的被交易所坐在了屁股底下,接下来是:庄家/做市商,创始团队,媒体,天使/基石投资,私募投资,小散。
看起来高高在上的交易所们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其实作为中心化的机构,作为实体公司,服务器在哪里是明摆着的,交易所在明,“黑帽子”也好,“白帽子”也罢,都在暗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苦心防范7*24小时,哪怕松懈零点几秒被环伺左右的“帽子”们钻了空子,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钱包看似与区块链鄙视链无关,其实,钱包作为一个重要的入口工具存在巨大的流量和社群价值,但同时,因为离“币”太近,也是被广大黑客关注和攻击的重点目标。
庄家最怕的是什么呢?是其他庄家,两强相遇,不是勇者胜,而是双输,相互掐架,最终是周围的看客们捡了这一地的鸡毛。
至于创始团队和投资机构,根本谈不上什么软肋,而是处处碰壁,时时刻刻做乙方,看别人脸色行事。不仅仅是通证领域,在现实经济场景下,也是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最牛,股票散户们(股民)也同样是任人鱼肉。
作者:袁晔,水木清华区块链基金执行董事,盗火者区块链应用联盟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