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看涨还是看跌?年轻人到底该不该买房?地产大佬给你指路

房价因为关系到民生,一直是咱们老百姓常辩常新的话题,而具体到年轻人到底是应该先创业,还是先买房的争论,也是始终不绝于耳。有时候专业人士的建议可以为我们打开思路。

冯仑作为万通集团的创始人为人们所熟知,同时他还被誉为企业家中的思想家,出过不少书,其中的“商业三部曲”(包括《野蛮生长》《理想丰满》《岁月凶猛》)不仅总结了个人对待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同时也阐释了自己对于民营经济、房地产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认知和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冯仑关于房价及年轻人买房观的思考,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1、房价的影响因素

对于中国人来讲,衣食住行当中住宅所花费的开销是最大的,因此人们普遍对住宅价格非常关注,那么房价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注:这里讨论的房价是指住宅价格)

作为地产大佬,冯仑说从他们多年的研究来看,房价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城市的GDP

根据宏观经济的研究,当人均GDP达到一两千美元的时候经济就开始增长,达到8000美元时,就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住宅市场也逐渐饱和。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超过了8000美元,所以从整体来说住宅的供应量已经饱和了。近几年很多地区的住宅开始滞销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个因素:新旧房售出的比例

假如一个城市卖出的新房和旧房各占一半,这就意味着房市接近饱和了,目前北京、上海都是这样。如果二手房的售出高于一手房,那就说明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了,目前纽约就是这种状况。

既然如此,当我们在购买住宅时应该怎么样衡量它是否具有潜力呢?作者指出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1)人口增长

这一点很好理解,房子是给人住的,如果人口不增长,那么房价自然要下跌,比如说东北近年来每年持续有近200万左右的人离开,所以那里的房价就一直在跌。而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则因为人口的持续增长,房价看涨。就拿北京的朝阳区来说吧,仅仅因为中央电视台的存在就会带来几万人,所以那个地段的租金必然是持续上涨的。

2)积极人口的增长

什么是积极人口呢?就是指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为城市做出贡献的人。如果一个城市增长的人口都是流浪汉,乞讨者,那么房价反而会下跌。因为这些人不但没有购买能力,而且还会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甚至迫使有条件的人离开那里。

3)经济的增长

近些年来,城市经济的增长在构成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多年前,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传统的实体经济,比如制造业,服务业,原材料等等。但是近几年来,经济增长集中在了新兴的五大行业,它们是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基因生物,和大娱乐大健康。这些行业集中在哪里,哪里的房子就是潜力住宅。比如说,互联网行业目前有60%都集中在北京,所以北京的房子就属于潜力住宅。再比如,近年来电影业特别火,可是这个行业有90%控制在五大公司手中,而这五大公司都在北京,所以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

2、年轻人该不该买房

行业统计显示,如果按照年龄划分,在买房人群当中35岁以下的是主力军,占到了40%以上。可现实情况是一个大学生,从毕业到30甚至35岁,如果既不是富二代,也没有成功创业的话,仅靠自己的工资是买不起一套一百平米左右的房子的。换句话说,这些人买房的钱,不但包括自己的积蓄,也包括了父母的积蓄,因此买房为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那么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买房呢?实际上这个问题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选择,而是涉及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买房无所谓应不应该,关键还是看你喜欢什么。如果喜欢稳定的生活那就买,如果不急于稳定则可以先租房,把钱用在其它地方。

话虽这么说,但作者显然还是更倾向于不买房的。因为从中国社会现状来看,现在的年轻人往后都不会缺房。原因很简单,上面几代人都有房,将来长辈们离世了,房子都会留下来。另外,作者还指出当初如果自己没有离开机关单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儿,而是在单位里论资排辈儿,等升级、买房子,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丰富人生经历和财富。一个人拥有自由非常重要,自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

当然,具体到个人,年轻人要不要买房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毕竟,个体是有特殊性的,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存在地域差异。不过了解一下地产大佬的想法,多少会为我们的选择提供一些理性的专业指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