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老师经常和我说当你心柔软了,身体也就柔软了。我当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心可以控制身体,它们应该属于两个不同的物质体系,怎么会有连带关系呢。而今天中午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其实自己一直努力就是将心柔软下来。
我是8月份接触的瑜伽,一开始觉得瑜伽就是将人体最完美的姿势呈现出来,就是各种优美姿势的组合。所以一开始我会特别关注体式优美不优美,甚至会为了达到优美状态生硬地逼着自己做到,因此好几次发现自己练完很累,而且有酸痛之感。
但随着后来体式的深入和觉知力的提高,我发现每次练完自己会很放松,也很舒服,有时候还会突然进入安静的状态,那一刻感觉身体是虚空的,只有一双微闭着的眼睛存在。
这种感觉很微妙,我不知道如何用语言来描述,如果真的要描述,我觉得有点像烛光带来的柔和之感,它没有白炽光所带来的生硬,也没有黑暗带来的恐惧,一切都在缓慢细长的呼吸中渐有渐无。
之前看过《瑜伽经》里面反复提到“完美的瑜伽状态”,我就一直思索什么才是完美的瑜伽状态,但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我还不能准确阐述出来。有时候我想完美的瑜伽状态也许就是佛所说的开悟,在境而不执着于境。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她之前练过一段瑜伽,但是后来因为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其实像她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她们始终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出漂亮优美的高难度动作,觉得自己的柔韧性和力量都不足以支撑起完美的瑜伽体式。
从一开始他们就会给自己设置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他们的潜意识里充满了怀疑和不自信,而这些执念投射在他们身上就是僵硬和没耐力。他们看似认真地在听老师的引导,其实他们并没有用心地去体悟,他们只是把言语引导放在了耳朵旁,在还没有深入到心的感受时就已经过滤到外界去了。
所以这就是很多人练完以后并没有感受到心情的愉悦和放松的原因,因为他们就像练广播体操一样,只是走完了身体上的一套流程。而这样的瑜伽状态带来的只能是身体上的改观,对于心和情绪的把控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我现在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多的去关注我的内心,而内心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呼吸。所以每次做体式的时候,我都会去感受我的呼吸,在一呼一吸中将心平静下来,然后再问自己是否可以再深入一点,是否可以再下去一点。就在我不断觉知自己内心和探索自己承受力的时候,我会发现自己并没有像之前那么容易浅尝辄止,我慢慢学会了坚持,而正是这份坚持又让我感受到疼痛之后的舒服和放松。
瑜伽讲究的是链接和突破,从身体到思想,再从思想到心,每一次的打开都是为了离心更近。有时候我们不要问自己是否能做得到或者做得好,我们只要时刻去觉知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我是否还可以再坚持一下,是否可以再把呼吸调的慢一些,不着急、不慌张、不强求,慢慢地放下原有的知障,用心感受每一个当下。
从11月份我们瑜伽馆开业到现在,总共有31位学员陪伴了我们,我很感恩你们,谢谢你们陪我走过的瑜伽之路,愿明年我们还能再携手走过。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