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又想去乡下拾“金条”稻柴,让大姐去做好人,送给乡邻。
沿着临湖农业示范区田间的柏油马路行驶,两边成片的水稻金灿灿的,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看来还没有开割,再往前开,只见水稻田中几台联合收割机欢快地来回穿梭,水稻迅速卷进机器里,发出阵阵轰鸣声,地上撒下粉碎的稻柴,一派繁忙的景象。
村上几个老大娘,她们骑着三轮车,想来拾稻穗,看后说:“拾不到了。”她们有点失望。我说:“我们想拾稻柴。”她们说:“现在联合收割机,好是好就是稻柴全部粉碎了,实在是可惜。”
一会儿收割机开到马路边,金黄的稻谷从收割机中倾泻而下,装运上车,送往现代化加工基地。

我站在马路边,想到以前的秋收真是感慨万千。那时都是人工劳力,先要弯腰把水稻一棵棵割倒,然后在太阳底下晒,再捆稻捆成一个个稻把。如果遇到下雨天,要搬到田岸上叠起来,等天好,挑到砖场上轧稻。轧稻后,扬谷晒谷,收入仓库,最后才能轧米。

那时的一粒谷到一粒米,真是“粒粒皆辛苦”。现在实现了农业机化,真是粒粒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