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打削球手主要是要看4点,正手能力只是其中之一

001

第一局莎莎正手有强势的多板连续进攻,但都被桥本给防了回来,而且面对桥本的反手进攻应对不是很足,整体是处于略势。6-11放了一局。

为了帮助您更好的分享自己的观点请点关注和分享!

开局,莎莎有点不太适应,不管是旋转上的判断,还是正手的进攻都稍有点偏急,1-6落后。

3-6桥本是真的能削,莎莎连续多板的正手强势进攻,愣是给削了回来,这一分的精彩程度直接拉满。

而且桥本的反手进攻变化,反而是打了孙颖莎一个回马枪。

第二局莎莎的正手拉的更有章法,拉的很稳,少了点速度,但拉的更加从容,没有一味的去打快攻,而是抓住机会,果断出手,猛然的提速,猛然的冲击,桥本有点hold不住了。11-5拿下。

4-0莎莎抗住了桥本连续两板的正手进攻,削攻结合战术被孙颖莎轻松拿捏,干的漂亮。

6-1打削球最经典的近远台调动,不慌不忙很稳。(不知道有没有马琳的指导,老马,打削球还是很有一套的。)

但这一局,桥本的由守转攻,打的也是非常有威胁,确实非常的能跑,

第三局莎莎打得更加游刃有余,长的,短的配合,不断的调动,拉扯桥本。一紧一松,一快一慢,有速度有冲击,非常有看点。

莎莎这一局,每一板拉的都非常的实,中间位,正手位不断的抓机会去冲击桥本,拿分很强势,而且判断的也非常准,有好几分都是对手发球,直接一板反手起攻爆冲一板过,很飒。又准又狠,漂亮。

开局前两分,桥本打的是真的好,被动状态下,已经被莎莎的正手连续压制,愣是被她反攻成功,

4-3这球都能让桥本给蹭上,擦个小边,有点伤,4-3跟5-2给心理上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四局莎莎以中间,正手为主进行突破,间或以反手位大角冲击,正手三连,找到了桥本的突破点,桥本帆乃香就很少能翻盘了,

但孙颖莎整个的消耗还是非常大的,正手整个胳膊完全是轮开了,反正这场比赛,孙颖莎正手抡的板数不少,跟削球手打,对莎莎的体力也是一个考验,

莎莎正手的穿透力,确实世界最强你不服不行,第四局连续正手得分,直接锁死桥本,根本不给你反抗的机会,10-0,干的漂亮。11-1赢的有风度。

002

打削球我认为主要是要看4点。

首先是正手能力,毕竟需要不停的拉吊,正手绝对是非常需要的。

然后是速度要快,因为顶级削球手的跑动能力都非常好,而桥本还是削中带攻的顶级削球手,所以速度一定要够快,不然将会被桥本反攻。

第三是判断旋转的能力一定要好,因为你判断不了她的旋转,你就算有再好的正手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第四是要有耐心,因为桥本非常难缠,几板冲不死他,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多准备几板。

如果还要有一点可能就是打球得聪明点。

伊藤打桥本,伊藤的速度很快,队友之间也熟悉旋转,更何况伊藤的胶皮也不吃旋转。伊藤打削球手的时候也很有耐心。所以伊藤唯一的一个不足是正手单板质量不高,但已经满足3点了,也够用了。

张本美和打桥本,张本美和的速度更快,队友之间也熟悉旋转,还有张本美和的妈妈是削球手,所以说她还是很会打削球的。耐心方面张本美和能跟那个桥本去数板,耐心也是非常足的。她的不足也是正手单板质量不高,但也够用了。

孙颖莎,正手能力不必多说,桥本的旋转非常难吃透,所以第一局孙颖莎也是先适应了一下桥本的旋转,孙颖莎的速度也是很快的,耐心方面,后面三局非常有耐心。所以孙颖莎打削球手那确实是相当厉害。早在孙颖莎15岁的时候,就打败了第一削球手武扬,就可见其功底了。

上次王艺迪输给了桥本,王艺迪的正手能力也是很强的。但是他不是速度型的球员,判断旋转也不是很强,耐心方面也有点急躁。所以这是她输给桥本的原因。

要想打赢桥本,至少得满足上面的3点吧。

003

或许很多人觉得,孙颖莎的胜利“理所应当”,但看过比赛的人才懂,过程中藏着多少波折、艰难与不易。

可为何孙颖莎总能在困境、落后时逆转取胜?这背后的门道,值得细细琢磨。

乒乓球是一项极度讲究精准的运动,藏着无数外人看不到的细节。最终的胜负只是结果,而这个结果,是无数细节共同作用的产物。我们常常只看到结果,却忽略了支撑结果的细节。

就像另一场女单比赛,王曼昱在决胜局10:7领先时,被陈熠以12:10翻盘。这胜负翻转的细节,唯有当事人最清楚,外人只能试着观察解读,水平越高,与真相越接近。

乒乓球的技术来来去去就那些,单从纯技术层面看,女乒TOP5主力陈梦、孙颖莎、王曼昱、王艺迪、陈幸同,以及男乒樊振东、马龙、王楚钦、林诗栋、梁靖崑、林高远之间,并无本质差距。

但如何针对不同对手排列组合战术?领先或落后时该用什么策略应对?陷入胶着时如何平衡凶狠与稳健?……

这些永恒的问题从乒乓球运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存在。

纸上谈兵时,谁都能讲出一堆道理,但唯有顶尖选手,才能做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真实赛场中用胜利将技术与智慧具象化。

随手点关注,祝您月入十万。

祝您能够成就初心,游览祖国层峦叠嶂的山河美景。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