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架构师应该知道的37件事》,作者认为对于架构师,最重要的三个支撑点是:能力、影响力、领导力。
技能
技能包括专业能力,是架构师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是架构师的工具箱、百宝盒,以及对行业及技术趋势的洞察、分析、预测甚至改变的能力。对于架构师,应该具备架构及技术相关的体系化知识、对技术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能够掌控产品、领域、部门或者公司级的架构能力。作者罗列了一些重点的:
- 能够通过乘坐架构师电梯上下,与组织不同层级合作
- 具备著名电影角色的一些特点,兼具不止一种角色。作者喜欢拿《黑客帝国》的架构师举例
- 明白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
- 具备专业能力
- 优秀的决策者
- 刨根问底找到问题的根源
某种程度上,感觉就是架构师之道。 道无处不在。作者喜欢拿星巴克做例子,讲解里面的排队原理,讲述里面运作与架构的相似之处。这就是无处不在的道。 架构的道理是普适的,计算机的架构,本来也是借鉴自建筑行业。软件中的构建、框架、组件交互及演化,比原子世界变化更迅速,但是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这也是做架构的一种方式:用架构、系统、工程的角度观察、审视、学习、或者改变这个世界。
架构是一种系统观、一种设计世界的方式、一种领悟纷繁复杂事物之简单本质的能力。
影响力
作者把影响力基本等同于架构师的技能能给公司或者项目带来多大的效益。目标是效益,基础是技能,技能高低、与公司的匹配度大小决定了效益的大小。效益是根本之所在,但是人际、沟通也是关键。但是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发展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也就是效益的问题。
对于架构师而言,专注于提升影响力是个很好的锻炼
我们经常把理智、自律和决策能力看做从“技能”向“影响力”转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领导力
领导力确保架构实践能够稳步推进,引领向前的同时培养更多的架构师,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追随者。通过写作、授课、演讲等,促进领域整体发展。
通过出版著作、公开授课、公开演讲、发布研究成果、或者撰写博客等方式,促进所在领域的整体发展
从这方面而言,建议应该例行写博客、多分享;工作上,任务与事业是有差异的,日常的事务基本属于任务,对于积累与个人提升价值不大,应该压缩这部分的投入;而将事情投入提升专业水平、提升领域整体能力。授课、演讲、博客都是很好的方式,选准主题后,以教促学,效果尤佳。
建立良性循环
这是从系统论获取的教益了,通过良性循环构建正向反馈。
无法产生影响力的架构师在任何营利性了业务中都没有立足之地。
因为企业或者业务存在就是为了效益。
没有领导力的架构师一定会遇到职业生涯的瓶颈,也不会成为所在领域的思想领袖。
这为架构师的未来指引了方向,产生影响力、成为领域的思想领袖
只有在给其他人讲解某个东西时,你才能真正地理解它。
重复良性循环
在经历多次良性循环之后,我们也会慢慢理解架构大师们经常说的话:软件架构领域里真的没有多少新东西,我们以前全部见过了。
就跟Unix/Linux的设计依然经典、近年又开始流行函数式编程一样, 道是一样的,但是随着时代的方式,它的表现形式、规模、速度比以前更高阶了,从而浮现出不同的表象。
更多地重复,才能领会变化中的不变,从而领悟本质、见山不是山;更多的重复后,万变不离其宗,随心所欲而不囿于形式,随意自在地运用,那就是见山是山,任由清风拂山岗了。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