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这本自问自答《走到人生边上》买来已许久,约莫是有五年以上吧,刚买时自是非常想看的,但是阅读了前面的一些文字之后,发现不知所云,之后,这本书就一直被放在某个角落不被发现了。这次加入阅读社才重拾它。虽然也仍有一些不懂的地方,我想可能是因为阅历经验见识等等还远不足,所以才仍然不懂,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还会再拾起它来的。
杨绛先生九十六岁的时候写的这本自问自答,这个时候的她已经走在人生边上了,她自己也知道,所以她才能超然物外地去思考人生问题、探索人生的价值,写些自己的思考,关于前几章的思考是比较哲学化的,所以我的“道行”太浅,不是很懂。但也不是完全不懂。
毛主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书里我标注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圈画了一些文字,对我的思想有些许的启发。文字间也有有趣的地方,比如“胡思乱想二”——我妈妈很年轻,60岁还欠两三个月,我爸也只有67岁,我若自己声明我是阿季,妈妈会惊奇说:“阿季吗?没一丝影儿了”我离开妈妈出国时,只24岁,妈妈会笑说:“你倒比我老了!”爸爸和我分别时,我只33岁,爸爸会诧异说:“阿季老成这副模样,爸爸都要叫你娘了。”在这朴实文字的背后看到作者虽然九十几岁,仍然保持天真可爱,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生命。
关于其他问题的思考,相对于一般长篇大论的哲学书,也许不能说是深刻的,但这是作者走过九十几载春秋后的一番探索,引用语文阅读题答案的一句套话来说就是“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有些至今我们想不明白的事情作者提出了她的想法、思考和亲身例子,比如关于神和鬼,人的灵魂,灵与肉,命与天命……这些我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是否真正存在,是否该信?
莎士比亚说:这个世界上,莫名其妙的事多着呢。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忙碌,自然很少会有人去思考这些问题,当某天走到生命的尽头,也许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疑问,也能思考出自己的一番见解来。
关于人的见解中,她写到,人生实苦,多少人只是又操心又苦恼地度过了一生,贫贱的和富贵的都一般;人需要锻炼,锻炼有所不同,千锤百炼才能炼出最纯正的品色,才有价值;修身之道,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
不同于一般的哲学书带着更多的晦涩难懂,杨先生用平实朴实的思考性文字和亲身经历体验亲切可感地写着自我思考,给迷茫的思索者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