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是位营销高手

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武侠,塑造了华人世界里的江湖。

六神磊磊的主业是读金庸,而蒙蒙的主页是做营销。

今天,谈谈从金庸作品中学到的营销学。

(1)打造概念。

营销人的一大基本功就是:打造概念。

而,概念就是名字。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没有名字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而一旦有了名字就有了一切。

真实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神奇的武功绝学,但金庸武侠世界里,因为金庸打造的概念,给武学命了名:六脉神剑、一阳指、降龙十八掌、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易筋经...  令无数少年如着魔般的向往。

概念是人们沟通的工具和语言。当一个小孩子在口中喊着”降龙十八掌“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说明了这个孩子是金庸的读者,受到了武侠的影响...

(2)设计情节。

讲故事也是营销人的基本功。

而究竟是什么让小说故事散发出致命的吸引力?

关键就在于“情节”。

什么是情节?英国小说家福斯特,曾经对“故事”和“情节”下了一个定义:所谓“故事”就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至于“情节”则是按照“因果逻辑”安排的事件。比如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故事,因为他看重的是时间顺序。如果改成,国王死了,王后因为伤心而死。这就是情节,因为它注重的是因果逻辑。

故事就像散落在地上的一个个珠子,而情节就像是串成一串的珠子,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具体的东西就成形了,拿到市场上卖,就有了价值。

所以,要想把故事说的好,就必须适度地将故事“情节”化;也就是利用“因为,所以”,把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紧密联结起来。

金庸作品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随处可见。比如常见的情节有”掉下悬崖摔不死“。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被追赶的时候无意间跌落悬崖,不过居然没被摔死,还摔出一本武功秘籍出来,然后修炼成了一位绝世高手。紧接着,20岁决战光明顶,孤身大战武当、少林、峨嵋、昆仑、崆峒、华山六大派高手,一战成名于天下。从此担任明教教主,统一明教,走上人生巅峰。

(3)洞悉人性。

一切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到终点,都是对于人性的探究。

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

《鹿鼎记》是金庸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部,这里没有太多的武侠,有的只是出身低微,命途坎坷的主人公韦小宝好好地活着罢了。

但韦小宝靠着一张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碰巧进了皇宫,与康熙成了朋友,杀鳌拜,又入了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做了香主,后来还被迫加入神龙教,任白龙使。在朝中他官至正黄旗副都统,忠勇巴特鲁。封一等鹿鼎公,且贪赃枉法,积累了大量钱财,最后被康熙识破归隐。

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

金庸作品中,有人为情而苦,有人因情生恨,有人痴情,有人绝情。有靖蓉殉国,侠之大者当如是。也有”一见杨过误终生“的郭襄...

情是什么?《神雕侠侣》中给出了答案。

绝情谷中有一种“情花”,这种毒很有趣,人无欲无求时,它不是毒。一旦人动了心,它就是剧毒。越相思越折磨,越爱恋越痛苦。无休无止直到”情毒“侵蚀静脉,把人毒死。而这毒的天然解药名叫”断肠草“,就是说只有断肠之痛,方能解绝情之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