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授人以渔。
在创业6周年庆之际,李菁老师做完了一场一呼百应的群发售,并且拿到了非常好的结果(具体数据简书平台不太方便发布,有需要大家可以单独问我),她还把经验做法分享给菁凌合伙人。
我认认真真地爬楼完,并且做了笔记,一共有14条,每一条后面我写下了自己的思考,整理完成,我也分享出来,给有需要的朋友。
1、用发售去挑战自己。
今年4月份,李菁老师团队已经做过一次百万发售,这次是第二次做,所以心力很足,因为做过心里有底,就有了信心。
我的收获:行动力是最好的治愈良方,想是千万难,做才是王道。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在行动中增加自信,升级迭代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借助尝试新鲜事物,去学习挑战,去拿到结果。
我接下来的行动:在精力允许的范围内,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承担一定的角色,也是锻炼自己。
2、优化产品体系,从续费侧与升级侧增加发售的基础营收。
服务好一个老客户,比开发一个新客户,成本会更低,而收益会更大。产品不是越多越好,要学会取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所以活动在产品布局时,砍掉了前端的训练营产品,只保留三个知识服务型产品,从初阶到高阶,从圈子型到深度陪跑,满足客户需求。
我的收获:产品不是越多越好,要学会舍九取一,优化产品布局,少即是多,聚焦老客户,让服务增值,让价值放大。
我接下来的行动:优化朋友圈布局,不要什么都发,因为朋友圈就相当于一个每天都营业的小店,如果什么都发,就是一个百货商店,而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聚焦我想做的,以及客户需要的,两者相结合,找到核心的内容,开发适合自己的知识服务产品。
3、凝聚一群人的力量,才能做成一件大事。
一个人能走很快,一群人才能走更远。一个人是干不过一个团队的,单兵作战已经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只有不断凝聚团队的力量,才能做成一件大事。所以李菁老师非常注重让拿到结果的老客户去一起共建运营。
找到更多的内部人才,去搭建好自己的运营体系、成交体系、交付体系,制定合适的执行方案,并且方案要简单、实用,便于共建者操作。
我的收获:不要去做自嗨式的人,而是要广纳贤才,激活团队活力,让每个共建者都能够发挥所长。
我接下来的行动:在已有的社群里,鼓励其他学员,帮助他人成长,增强协同作战能力。
4、做专属推荐官海报,粉丝裂变,势能提升。
给部分老合伙人做专属的推荐官海报,便于他们去分享。同时也会邀约他们给李菁老师写推荐语,提升活动的势能。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去种下一些好种子,到关键时刻,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助力。
我的收获: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要有专业的美感,做海报就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活,而且也是能够增加专业度,吸引关注,同时也给共建者足够的关注。
我接下来的行动:我的个人品牌打造过程中,要寻找两支队伍,一是合伙人,二是盟友,给他们做专业的海报,来助力自己。平时也要多去参与别人的活动,种下种子。
5、善用工具,提升效率。
这次活动李菁老师团队利用了企业微信,来实现21个群的管理,同时还购买了一个企业微信的管理工具”微盛“,这个工具的好处是能够辨别出不同渠道进来的数据量,还可以生成活的二维码,能够随时修改。
我的收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人一天最多只有24小时,怎样让自己更加高效,促成大事,除了人,还有工具。企业里面的分析工具”人、机、料、法、环“,在社群运营上面也同样适用。
我接下来的行动:花钱买服务,用工具来帮助社群运营,比如海报设计、群管理助手等,去学习和研究,去尝试,必有收获。
6、用优质内容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在做这次发售之前,李菁老师准备了一条云南旅行办公的视频,通过这条视频传达了”左手文艺,右手商业“的理念,还写了一篇长达9000字的干货文章,去给大家分享这6年创业的心得体会,吸引到更多的同频之人,来到她的身边,同时,在视频号更新了多条视频,持续曝光,增加每一场直播的预约,触达更多用户。
我的收获:通过短视频、公众号推文,吸引到更多用户去预约直播,提升了直播的覆盖率。
我接下来的行动:保持简书和公众号的日更节奏,要想输出,就必须保持输入。由输出倒逼自己去输入,去大量地阅读,大量的学习,然后学以致用。短视频拍摄和剪辑、公众号日常写作、如何去落地出一本书,都是我要学习的内容。
7、一对多触达更多用户,增加活动群的人数;
通过一对多批量化的触达一些意向用户,目的就是把内容以不同载体的方式触达到用户的大脑中,核心是多角度多维度。通过企业微信、社群、公众号、朋友圈滚动四个维度,发布产品介绍、成功案例、公益课程、个人故事等增加知晓率,从而提升在线率。
如何让用户在这些文案中放大自己拥有的欲望呢?
a.自我见证:李菁老师自己的变化案例
b.客户见证:老客户的变化案例
c.梦想蓝图:比如旅行办公,是一种具体的场景,能够说服客户,能够实现的愿景。
d.眼见为实:一是连麦环节,让老用户说出真实改变的案例,增加势能;二是交付顾问,通过一对一的咨询,双向筛选,找到精准客户,愿意为之付费,才会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
我的收获:李菁老师布局的商业投放系统,商业思维非常缜密,每一个环节都想到了。看似美好的文艺画面背后,都有超级贴心的细节,从而取胜于大部分人。
我接下来的行动:没有企业微信,我可以通过社群、公众号、朋友圈做一些触达行动,收集撰写个人成长、客户成长的案例故事,描绘梦想蓝图,用事实说话。直播过程中尝试邀约有结果的人来进行连麦,交付之后一对一面询,双向筛选。
8、1对1触达精准意向用户。
给链接到的好友一一打上标签,1对1发送活动邀请,在准备好的话术前面写上她的名字,让用户觉得是单独发给她的消息,而不是群发,这样她会更有可能关注这场活动。
想要赢得用户的心,就要清楚赢得哪类用户的心,找到用户群像,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以菁凌合伙人为例,这些用户都向往”左手文艺、右手商业“的生活状态,那这些用户就是意向用户。
我的收获:管理好用户,打上标签,一对一私聊,这是活动成功的细节,也更加暖心。
我接下来的行动:找到我将来的意向用户,平时在链接别人的时候,也要一一打上标签和备注,知道是什么类型的人,喜好是什么,沟通时满足对方需求。做活动时,一对一发消息,在消息前面都加上对方的名字,这样更加亲切和用心。
9、美,也是一种竞争力。
李菁老师团对于设计海报的要求,极为严格。邀请了非常优秀的设计师来做,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高品质的海报,也表达了个人品牌审美力,也会吸引到很多同样有高付费能力的用户。
我的收获:做海报也要用心,在有实力的情况下,可以去委托专业设计师设计。没有实力的情况下,自己买设计软件会员来制作,总之要看起来很专业。
我接下来的行动:对于自己的社群,考虑到这一个细节,去实操做一轮海报,融入美学。
10、邀约用户生成自己的海报二维码,转发海报送礼物,高效裂变。
活动过程中设置邀约排行榜,赠送迪奥香水、阿玛尼口红、文案视频课等高价值的礼品,激发用户转发率。有的人本来就是冲着礼品来的,那转发是顺手的事情,相当于间接推广员。
前提是平时就要对这群用户好,给到足够多的福利,这样用户就愿意帮助邀约和推广。
我的收获:做活动前,精心准备好福利,美好的礼物深受女性喜欢。
我接下来的行动:尝试多关注大咖做活动时候的礼物设置,用在自己以后的活动中。
11、给学员提供平台,给予流量。
活动共创建了21个社群,是一个很大的流量池,团队邀请明星合伙人和这次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合伙人在社群做分享,帮助她们引流,这样也能得到用户的好口碑。
我的收获:利他思维的运用,利他就是利己。
我接下来的行动:多多链接别人,和别人进行流量互推,资源共享。
12、精细化运营,意向用户跟进。
21个社群,每个社群都有分配到铁军,跟进活跃用户,设置排行榜送礼、鼓励、密训。在实战中提升铁军的战斗力。
我的收获:社群运营好比团队管理,是一门大学问。除了专业的运营人员,还需要社群里面的核心成员,增加活跃度,跟进活跃用户,增加转化率。
我接下来的行动:在自己的社群中,培养核心学员。即使现在没有社群,也要有这个理念。
13、找到自己做这场发售活动的使命和愿景。
不是一味追求营收,也不是仅仅盯着钱看。心怀大爱去成交,心态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找到自己做事情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的女性通过打造个人品牌,实现”左手文艺、右手商业“的生活,物质和精神双富有。
我的收获:初心、使命、愿景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如果发心是好的,使命驱动之下,一定能够种下爱的种子,收获爱的结果。
我接下来的行动:找到自己的定位,清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描绘能够实现的蓝图。
14、商业里最大的智慧是克制。
李菁老师这次创业六周年庆典策划了15场直播,有4300人进群,邀约了44位顶流IP连麦直播。但是老天爷开了个玩笑,开播第一场的当天胃食管反流咽喉炎就复发了,说话之后不仅嗓子疼,还会烧心。所以在9月1日下午临时作了决定,取消9月3日至9月7日的5场直播。
李菁老师感悟:商业里最大的智慧是克制,对于欲望的克制,对于大的克制,对于完美的克制。一定要用一种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生活,去创业,这样才能持续。
李菁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在每年年初的时候就做好一年发售节点的安排。每一年至少做2~3次大型的发售,这样一来2~3次发售的利润会超过销售团队辛苦干一年的两倍以上。
就像李菁老师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定下了4月、8月、12月做三次大的发售事件,年初目标是在今年的12月底达成500名菁凌合伙人的招募,实际上在9月份就已经提前完成。
一年用三个月的时间努力工作,通过发售达成业绩,其它的8个月就可以好好做内容,做交付,去学习,去旅行,去写书;用长期主义去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才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的收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退一寸有退一寸的喜欢。我不喜欢满屏的鸡血,只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行。喜欢李菁老师这样的深谋远虑,整件事情的计划性、条理性、细节性都考虑到了。
我接下来的行动:不仅在社群运营,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我都要有计划,能够在年初顶下目标,谋篇布局,然后再分解目标,去执行。要有松弛感,有节奏感,才能持续地做好一件事。
以上是我学完之后的复盘,非常感恩链接到李菁老师,打开了我的思路。如果觉得有收获,就给我点赞吧,欢迎你来链接我。
END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一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每个人都是明珠
我热爱写作,加入了【007不写就出局】这个全球最大的写作社群,今天是我在简书上日更第131天。
如果你也喜欢写作,又迟迟未开始,还担心写不好,链接我咨询我,我陪你写到天荒地老,我们一起和千万007的战友一起“裹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