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一词最早的出处大约是在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汉中志·涪县》:“ 孱水出孱山 ,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而后其意思慢慢的出现了一些调和和洽之意,再到现在,运用得更广了,水泥砂浆加石头的融合就成了混凝土,舞台表演加音乐演奏再加歌唱的融合就是一场歌剧,纯牛奶加红茶再放点糖的融合就是杯奶茶。融合这个词很妙,它承载的东西太多太大,它甚至出现在你的衣服上,头发的烫染上,都有它的身影,也因此言语的描述反而变得渺小。
我十分喜欢古风的音乐,古色古香的诗词加入了现代元素的乐曲融合总是让人百听不厌,我个人最爱的就是河图大人,他的那首《第三十八年夏至》更是我心目中的经典,古风的词曲融入了京剧的唱腔,一首歌仿佛诉说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听完后泪眼婆娑,意犹未尽。融合不仅代表了推陈出新,还意味着接纳,大众的接纳,如果现在让我去看一场完整的京剧表演,我一定会睡着,但是这样的融合对我来说就是一场听觉盛宴。如果杨丽萍的孔雀舞是按照傣族舞里最传统跳法来跳的话,那么这世上也只是多了一个优秀的舞者,而不是一个顶级的舞蹈家。融合在音乐和舞蹈的世界里所代表的不止是创新,而是怀揣着过往致敬现在。
当然,融合更是代表了融洽,增一分则肥,少一分则太瘦,所以融合即使包罗万象却也十分严苛,早年的流行音乐里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歌曲,美其名为歌曲串烧,就是把以往的流行音乐拆分重组,这句唱着我和你吻别,你以为下句是在无人的街,可是却可能变成我的爱如潮水,透着不和谐的奇异感,现仅存比较出名的两首是古巨基的《劲歌金曲》和陈奕迅的《K歌之王》这是属于比较奇异中较为和谐的两首,更多的则经过时间的洗礼消失无踪了。
这其实除了奇怪并无伤大雅,只是那些歌曲串烧还会很给脸的把作词作曲里附上自己的名字,仿佛这些歌曲的结晶一直都是他们似的,这不禁让我想起舞界研究所最近大为谴责某些抄袭成瘾的抄袭者们,我脑洞大开,这在某种意义上算不算一种融合,当然算,他们凭本事不要脸,就可以称之为融合,脸部与混凝土的融合。在我大胡建(福建)小漳州有一道小吃叫漳浦填鸭,那些鸭子十分的可怜,从小就要被一直塞饲料,不分昼夜的塞,注意,不是吃,是塞,塞不下去就用灌,拿专业的灌鸭管往里灌,那些鸭子胖得路都走不动,天天蹲在草丛里,等待成菜的那天,有些鸭填着填着也只能当盘菜,有些填一半就撑死了,原创者好比就是养鸭人,抄袭者就像是某只鸭子,没有灵魂的填塞只会让鸭脑满肥肠,没有灵魂的抄袭除了会让人耻笑,还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被人给遗忘,就像人们会记得漳浦填鸭却没人知道被吃的那只它是不是还有个小名?
融合的美美在于融洽和谐,融合得顺其自然,融合得不显山露水,融合得恰到好处,融合得让人心旷神怡,这是融合的最佳状态,但如果有人说她就喜欢吃着火锅配牛排,喝着可乐搭油条不行么?可以呀,总比填鸭强吧(笑)。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