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个人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千万不要以为人们都在使用同样的方式出售自己的时间,也不要以为教师和牙医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种商业模式,更不要以为不同的商业模式之间没有好坏之分。
让我们仔细看看个人商业模式的基本分类:
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
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打“打零工”的人,他们就是那种“零售”自己时间的人--不仅是零售,而且“可售存量有限”(一天24小时,还不是全部可供销售,卖不出去的部分也不会形成“库存”,而是直接消失,不复存在)这是“一份时间出售1次”这种商业模式的一个较差的分类。
有固定工作的人,相当于把自己的时间“批发”出去了。很多人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把一年之中115个法定节假日以外日子里的每天8小时一口气打包卖出去了。显然,其结果比上面那种方式好一点。不过你可能已经想到了:他们的时间售价往往有一个很低的上限。
然而,不管是零售还是批发,都是“一份时间出售1次”。
有些人可以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作者。他们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创作出一部作品,印成书籍,然后有可能将“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了。
创业和投资,事实上就属于“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的个人商业模式。你自己创业,做老板,招聘一些人为你做事(本质上就是购买了那些人的时间),利用你购买的这些资源创造点什么(产品也好,服务也罢),再把它卖出去。而投入购买的本质上也是时间--创业者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更有能力的人的时间”)的一部分--再想办法将其卖出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投资人首先看重创业者的素质,然后才是创业者所选择的方向”了。
笼统地看,对个体而言,所谓“进步”,就是逐步学会并使用各种个人商业模式,然后想办法优化每一种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全面地看,任何人都起码能熟练地(或者,“起码自以为能熟练地”)使用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而后两种个人商业模式是少数人在习得之后才能熟练运用的。但是,总有一些人能够熟练地运用这3种个人商业模式中的任何一种,甚至能够熟练地组合运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