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曾经最沮丧最难过的一天,源于遇到一个不具备留观条件但必须得落实留观措施的大学生。在读大二学生,单亲家庭,商场做保洁员的母亲独自承担儿子上大学的费用,懂事的孩子为能减轻母亲的负担,寒假一放学就和同学相约去了工价相对较高的上海打假期工,过去还不到一月全国疫情严重,好多工厂停工,几分工作都不长久,支撑了一段时日只好返乡,于2月14日返回到甘州,找借住在亲戚家的母亲,但因不是常住居民他被拒绝进入小区,迫于无奈只好连夜到了位于我辖区她母亲租的一间地下室过了一夜,因为已是凌晨12点多,值守点的同志给他放行但做了登记。第二天作为外来人员我们按照程序要落实留观措施,但实际的情况是,地下室没有上下水没有炊具,因为离他母亲上班的地方较近租金低,她租下来放自己的行李物件有时也在里面休息,显然不具备留观条件。我们过去的时候正好做母亲的来给孩子送饭,高高瘦瘦的小伙子匆匆隔着围栏接过装饭盆的袋子惊惶的走进地下室。说到留观问题,无助的母亲流泪不止。她自己借住的地方显然不能因为孩子的到来而影响人家的正常生活,而这个地下室没有取暖设施没有炉灶没有上下水如何居家生活很长时间!
我们执行的工作要求都是简单明了的文字,然而碰到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只是憋着劲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力争安排妥当,甚至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细的想这场灾难对各种家庭,各种群体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直到那一天碰到那一对母子,强制的理性终于被女人特有的感性所冲击,尤其在多方努力协调后终于算找到了最妥帖的安置方式—一安排到集中隔离的宾馆入住,但费用得自理,所以这一结局也没有能使那对在生活里苦苦挣扎的母子轻松。一个经济状况本就脆弱的家庭任何计划外的开销恐怕都是雪上加霜吧。同样不轻松的还有我们所有的参与者吧!事情是解决了,但心里总有过不去的坎儿,如鲠在喉!
举一人之力很难解决好问题,但众人努力结果就大不相同了。对这个孩子放不下的除了我和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还有我的领导同事们。经过进一步了解情况,大家都对这个破碎家庭的现状充满担忧:一个对孩子充满愧疚而又无法改变境况的母亲,一个想努力减轻母亲负担反而让家里承担意外损失的孩子。大家都努力的想为这对户籍和居住地都不在本辖区母子做点什么🤔。领导们一边安排我们从街道社区的物资里分出一部分送过去,一边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寻求资助。
今天是留观第七天,有单位了解到情况后捐助2000元爱心款,鼓励孩子好好上学,另外宾馆负责同志也同意留观结束后会最大程度减免住宿费用。22岁的小青年,有着年轻人的执拗与敏感,之前他的不言语在我们眼里是一种抵触情绪,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为资金而犯愁和为加重了母亲的负担而不安。拿过捐助款孩子腼腆的道谢,然后乖巧的把装钱的信封递给了妈妈。这一次,母亲眼里有泪花孩子脸上有真诚憨厚的笑意,但至少能感受到那种被生活和各种不顺压迫的沉重感与悲怆感淡了一下。
人生的路很长,生活中的坎坷很多,但愿他能挑的起生活的压力与历练,也能理解并接受来自各方的助力与善意。
返回来的路上,心情无比轻松愉悦,好多事情都不是我做的,也不是我能够做到的,但这个结果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的。烦躁过失望过,但最终还是看到了乐于看到的——我们的工作是有温度的。
真诚的祝愿:愿所有的故事都能有一个温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