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牧羊人
文/黄传修
记得九十年代,刚参加工作时,有个教干评课,说有些老师上课就像放羊,言外之意,自由散漫,不得要领,随意性强,效率不高。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不知怎的,越来越觉得,如果教育教学能够像放羊一样,那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为什么这样说呢?大自然是最神奇的魔术师,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能寻找到答案,世间万事万物殊途同归。
有过放羊经历的人都懂得,只要有头羊带路,其他大多追随,放羊人只要管理好头羊,不要错了路,个别掉队的,时不时,甩下鞭子,吆喝一声,扔块石子、土坷垃敲打一下,更有甚者,用鞭子抽上一两下,感受皮肉之苦,整个羊群就形成一个整体。
管理学生如此何其相似,所以大多数老师只要管理好班级领头羊和掉队的,中间的自然跟上,从教育理论来说,抓两头促中间,从木桶原理讲,克服短板效应。
月考结束后,我用平板投放陈莹作文《忘不了那个人》,满分50,得分47,无论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还是语言内容,都堪称楷模,书写稍不尽人意。叙写和妹妹去公园玩,妹妹摔倒磕伤,一个陌生年轻姑娘送妹妹去医院,自己给她钱不要,说“希望在生活中,你也做一个传递爱心的人”,最后写“要做一个爱心的传手”,总结全文,升华主旨。黄金有价,爱心无价,事情确实简单,但是能把简单事情写好就是不简单。这就如同一个厨师,能把鸡鸭鱼肉做出美味,固然厨艺高超,可是把青菜萝卜,做的色香味俱全,才是真正高手。
30班郑洪瑞48分,王立民写了不到四行,两句不通,得了4分,毛会宇写了接近500字,得了20分,词不达意,语意混乱,同学们读了苦笑不得。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在放羊,彰显优秀,鞭策落后,让同学们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文章究竟属于什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在29班播放了《放牛班的春天》电影后,每一位同学都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对自己、对老师、对学习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思索,就如同李立夏同学写的,“世上没有坏小孩,只有自己放弃的孩子”。
周五下午课活,我在29班看了看付东升的语文试卷,选择错了好几个,诗句文学常识扣了6分,对他明确任务后,发现陈文光居然认真写《读书笔记》,我趁机表扬了他。我还问:“陈文光,语文试卷给家长看了吗?”他摇了摇头,没说话,我接着说,“我知道你不敢给爸爸看,我也不让同学们知道了,你好好用功,下次考试必须及格。知道了吗?”“知道了。”一个孩子,如果还有敬畏之心,那就还有上进的可能,如果关闭心门,油盐不进,教育就有点棘手了。
30班QQ群里,有位学生昵称“我XX从来不供祖宗”,我留言“没有祖宗哪来我们?心中有善,才能得其善,改了吧,应该‘我XX无时无刻不虔诚供祖宗’”。过一会留言,“老师,我知道了”,接着改成真名,我发给她一个专包,奖励她能够听人劝。
《论语》中有一句,“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教育教学中,老师之德如风,学生之德如草,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理解。